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题目内容: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辟患者 生于忧患 患难与共
B.所识穷乏者得我 优劣得所 自得其乐
C.行道之人弗受 行阵和睦 一目十行
D.蹴尔而与之 藏书之家 求之不得
2.翻译文中三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翻译:生命是我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理解:这是作者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只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理解:孟子认为人人都有重义之心,人们不应丧失这种重义之心。
C.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翻译: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就可以保全生命,得不到就要饿死。
理解:这句话强调一碗饭、一碗汤虽关乎生死,而下文行道之人和乞丐都拒绝接受,可见面临生死的考验,人人都会不失本心。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阎进、谭嗣同“舍生取义”的表现各是什么。
(链接材料一)
阎进,隶宣武。建炎①初,遣使通问,进从行既至云中府,金人拘留使者散处之,进亡②去。追还,留守高庆裔问:“何为亡?”进曰:“思大宋尔。”又问:“郎主③待汝有恩,汝亡何故?”进曰:“锦衣玉食亦不恋也。”庆裔义而释之。凡三亡乃见杀。临刑,进谓行刑者:“吾南向受刃,南则我皇帝行在④也”行刑者曳其臂令面北,进踊身直起,盘旋数四,卒南乡⑤就死。
——《宋史·忠义四》
(链接材料二)
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君竟⑥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⑦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日,日本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注释:①[建炎]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的第一个年号。②[亡]逃跑。③[郎主]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对自己君主的尊称。④[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⑤[乡]同“向”,面向,朝着。⑥[君]指谭嗣同。⑦[南海]指康有为。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