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高中
历史
必修
单元
理学
练习
首页
>
试卷信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 练习1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朱熹认为穷理离不开格物,他要格的物主要是天理、人伦、圣言等。朱熹的着眼点是 A. 注重实学,经世致用 B. 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 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加强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2:
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 A. 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 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 C. 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
3:
有学者认为:“理学既具有超越的理性,又都带有情感的色彩。他们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
4:
(题文)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5:
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 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 推动.........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唐间“臣民对尽忠与尽孝的孰先孰后问题,并没有先忠后孝的一致观念”,而“清朝人的概念是君恩大于亲恩,先尽忠后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
7: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 李贽 B. 孟子 C. 朱熹 D. 王守仁......
8:
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 A. 道德修养 B. 君主专制 C. 科学真理 D. 经世致用.........
9: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 A. 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 B. 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 C. 强调纲常伦理以维护社.........
10:
王阳明曰:“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这说明王阳明 A. 重视道德修养 B. 强调格物致知 C. 倡导知行合一 D. 主张人性本恶......
11:
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其学说的出现,使理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并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扶为“显学”。理学成为“显学”主要是因为其 A. 适应君主专制加强需要 B. 受到朱熹完善达致成熟 C..........
12:
清代学者戴震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儒学发展到“以礼杀人”最有可能是在 A. 先秦 B. 秦汉 C. 隋唐 D. 明清......
13:
朱熹作《朱子家礼》,阐述了家族生活的“通则”和“冠礼”“婚礼”“葬礼”“祭礼”四种重要的礼仪制度。他尽量以从众和从俗的原则对古礼进行修订,使之更加简化易行。这一做法 A. 促进了儒家伦理的世俗化 B..........
14:
南宋思想家陈亮曾言:“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作者批评的是 A. 道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 B. 士人耻于修养.........
15: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的基本生活目标。由此可知王阳明: A. 以致良知为思想核心 B. 提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 C. 具有强烈的功利思想 .........
16:
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环境密切关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文人在谈到“性命之道”问题时,“皆入于庄、列、老、释”,认为儒家之徒“不足以穷性命”。李翱指出:“圣人以之传之于颜子,颜子得之,拳拳不失,.........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