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唐间“臣民对尽忠与尽孝的孰先孰后问题,并没有先忠后孝的一致观念”,而“清朝人的概念是君恩大于亲恩,先尽忠后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唐间“臣民对尽忠与尽孝的孰先孰后问题,并没有先忠后孝的一致观念”,而“清朝人的概念是君恩大于亲恩,先尽忠后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
材料二 太仆寺卿正霍子衡要儿子从死,理由是:“吾国之上卿,君亡与亡。吾今从君,汝曹亦当从父。”其长子亦以为“父死君,子死父,奚为不可?”
——摘编自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
材料三 对父子一伦的考察,却使我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你不难读到读书人笔下的妻、妾,或含蓄或一往情深,却难以读到儿子笔下形神兼具的父亲。由此也不难推想父子这一种关系的“压抑性”。
——赵园《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士大夫在忠、孝抉择问题上的主流态度及其产生的思想源头。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该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遭遇“困难”。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