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
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
——(王安石《临川集》)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
材料四:胡适,这样热心倡导西化的人,在1914年的《留美学生年报》中居然发表了一篇《非留学篇》,发出这样的惊人之语:“留学生,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费时伤财事倍功半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远久之图也。”
材料五: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施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派遣学生留美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时代背景,概括指出胡适对留学问题态度的原因。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