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贵州省
铜仁
学年
上学
考试
历史
试卷
首页
>
试卷信息
贵州省铜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南宋思想家陈亮曾言:“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陈亮批评的是 A. 官员士大夫实践理学为风尚 B. .........
2:
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 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 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C. 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D.........
3: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B.........
4:
有学者认为,过去人们常常把“儒家文化”、“儒家传统”当做“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同义词,但实际上从秦至清的整体看,中国传统的主流是“儒表法里”,因此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法家制度文化与儒家典籍文化之间.........
5:
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C.........
6:
2013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媒体时说,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领导者治国要有的态度。原话出自“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7: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总的特点……孔丘讲“仁”是对人的反思,这种反思是人类精神的自觉,可能只是初步的自觉,但有自觉和没有自觉,有很大的差别。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仁”.........
8:
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
9:
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霏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这说明谭嗣同 A. 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 B. .........
10: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此材料主要意在 A. 广泛借鉴外国法律 B. 推进共和宪政建设 C. 推进.........
11:
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一文,指出:“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
12:
史家陈旭麓认为:“虽说‘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认为“中体西用”论 A. 被后人多数讥讽否定 B. .........
13:
1864年曾国藩在江宁府学创建金陵官书局,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刊印了《几何原本》、《重学》、《圆曲线说》、《则古昔斋算学》等书籍。曾国藩此举旨在 A. 兴办民.........
14: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
15: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汉赋 .........
16:
法国学者谢和耐认为:“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和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初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战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
19: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
20:
傅高义说:“很多人钦佩他以87岁高龄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确保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步伐的举动。”这一“举动” A.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B. 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C. .........
21:
“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
22:
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C. “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
23:
1923年1月,《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开列书目者有78位,每人推荐10本书。统计结果,按得票数计算前五位的分别是《史记》、《资治通鉴》、《孟子》、《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
24:
陈旭麓认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中国20世纪第二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个过程从探索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开始,最终成为近代第二次民族反思。这一“波潮” .........
25:
钱谷风在《清王朝的覆灭》中说:“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很不彻底的胜利。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这说明辛亥革命 A. 完成了民族主义革命,解.........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