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山东省
月份
考试
历史
试卷
首页
>
试卷信息
山东省高二6月份考试历史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晋人张载在《榷论》中说,政府选拔人才时“碌碌然以取世资”,因此,一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直将伏死嵚岑(高峻的山峰)之下”!这反映了该时期 A. 皇帝征召把儒士排除在外 B. 察举制未能选出经世之才 C..........
2:
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在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亊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异姓封国已显露出反叛之心 B. 推.........
3:
“每年初,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都可报名参选陪审员,雅典10个行政区从报名者中各抽签选出600人,共6000人成为陪审员,任期一年。遇有案件,则根据案件大小从6000人中抽签选出5到2000人组成陪审团.........
4:
“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受到了削弱。……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的国王……否则,我们的国家将永无宁日。”该学者对.........
5: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由此可见,.........
6:
1386年,明太祖颁发《志戒录》:“采汉唐宋为臣悖逆者凡百有余事,赐群臣及教官诸生讲授,使知所鉴戒”。明太祖此举主要是为了 A. 澄清吏治 B. 推崇严刑峻法 C. 强化君主专制 D. 发挥儒学教化功.........
7: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满清朝廷的特殊国情;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据此可知 A. 西方挑战.........
8: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9: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A. 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 B. 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 .........
10:
二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一起)“提心吊胆地”决定支持罢工运动,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可能发生的革命会如此临近”。这说明 A. 二月革命时机并不成熟 B. 当时的各政治党派害怕革命.........
11:
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 为下层民.........
12:
下面是某个历史时期中共发布的《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的摘要,它的主要目的是 (二)对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没收之后仍分给以耕种份地,及必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地主耕种份地之数量与质.........
13:
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 A. 改组中国国民党 B. 唤.........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内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
1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国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宋代士大夫在限制皇权的斗争中,始终做着顽.........
17: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 A. 甲.........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