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生活
社会
现代
中国
单元
复习
必修
历史
高中
变迁
首页
>
试卷信息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试试题及答案
1: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 A. .........
2: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克伦斯基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15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文章。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A. 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为“先生” B. 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3:
“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这废.........
4: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此.........
5:
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这说明 A. 新式交通T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B. 近代交通日益.........
6:
晚清时期,《中国女报》介绍西方杰出女性时,逐渐从贤妻、孝女转向女爱国者、女政治家。这种变化表明 A. 革命取代改良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B. 辛亥革命成功使女子获得了解放 C. 女性的政治地位已与男性完全.........
7:
学习了《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 A. 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最大阻碍 B. 铁路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一开.........
8:
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 A. 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B.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C. 衣裳朴素荣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D. 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
9:
某编剧写了个剧本《乌镇人在上海》,有个片段反映的是1906年的情形,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A. 场景1:去上海大清邮政局发信回家报平安 B. 场景2:从乌镇出发乘轮船去上海 C. 场景3:去“又一村”看电.........
10:
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
11:
(题文)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而早在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12: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 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
13:
清人严有禧在其《漱华随笔》中记载了我国某民族婚俗如下:男家宗族亲友及新婿,共往女家问名。由年长者致词,谓:“某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闻尊室女,颇贤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
14:
(题文)1909年,有《京华百二竹枝词》写道:“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词中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媚外心理的驱使 B. 工业文明的影响 C. 攀比世.........
15: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
16: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 A. 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B. 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C. 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D..........
17: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自己的网站网址设为www.m1905.com,采用“1905”是因为这一年 A. 世界第一部电影产生 B.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 C. 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 D. 产生.........
18:
康有为1898年呈递光绪帝的《请断发易服折》:“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从中可以看出 A. 康有.........
19: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娼妓毒品等封建随俗文化依然存在,对社会风尚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党和政府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大众广泛参与的陋俗文化改造运动。 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
20: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材料一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书.........
21:
(题文)近代以来,中国从传统的按自然昼夜、农时季节等进行活动到定时定点活动;从传统计时的更、刻、“一袋烟”、“一盏茶”等模糊概念到精确的时、分、秒。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 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B.........
22:
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至1898年三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版的报刊有120种左右,其中80%以上是中国人自办。这反映出 A. 我国报刊内容丰富并走向成熟 B. 政府重视对报刊舆论宣传控制 C. 中国大众.........
23:
(题文)1900年之前,戏曲抄本是清代南北传统市集庙会上销售的一种主要商品,抄本经营盛极一时,但进入20世纪后,一大批京剧、戏曲、鼓词等民间需求旺盛的抄本日益减少。材料所述现象 A. 冲击了儒家思想的.........
24:
(加试题)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
25: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之“丰满华丽”,宋之“理性美”,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百家争鸣”、商业繁华、政治民主、经济全球化.........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