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陕西省
历史
试卷
首页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据记载,郑和每次出使西洋,率领官、士、卒多达一二万人,因各种原因,许多人都在所经过的地方定居下来。据此可知 A. 明朝朝贡贸易经济效益好 B.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海外移民 C. 明朝东南沿海遭西方侵.........
2:
元杂剧的作者中,有的是“书会才人”,有的是“职业演员”,更多的是怀才不遇或充任下级官吏的文人。这主要反映出元杂剧 A. 演出角色的多样性 B. 剧本创作的多元性 C. 演出服务的上层性 D. 戏剧内容.........
3:
元朝征服南宋后不久,开始将宣慰司置于行省之下,并确立了“立行省处不立宣慰司”的原则。此举产生的影响是 A. 中书省无力控制地方诸行省 B. 促使地方行政体系日渐完善 C. 导致行省的职权“大而不专” .........
4:
西汉武帝正式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唐宋时期,“重农抑商”一度松缓,至明清时期,该政策又严厉起来。这反映出重农抑商 A. 仅执行于秦汉与明清时期 B. 肇始于汉武帝时期 C. 切合传统政治体制的本质 D.........
5:
春秋战国时期,原先深藏于宮廷密室的图书典籍散落民间,成为一般平民的读物。“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私学兴起推动教育平等 B. 社会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 C. 文化下移.........
6:
1971年第26届联大在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英、法、荷等西方国家投了赞成票,而中国援助的刚果等国却投了反对票。据此判断,当时的国际背景是 A. 中美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B. .........
7:
电影艺术家赵丹在谈到“双百”方针时曾说道:“艺术,是艺术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希望。”据此,赵丹意在强调 A. 新中国文艺领域出现“左”倾思想 B. “文革”对艺术界的干预过多 .........
8:
毛泽东最先设想"三大改造”需用三到四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到二十年时间)完成,后来这一时间被不断压缩,最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三大改造。对这一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 中国经济建设效率很高 B. 社会.........
9:
据统计,中国所需酒精,在1932年以前全赖进口,1932年以后才出现酒精厂,1937年已经有20家左右。出现这一结果的有利条件是 A.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B. 酒精厂对技术要求不高 C. 政府经济政.........
10:
1906年,某报道说:“(天律)电车开驶而后,旅行即便,界价尤廉,境内欢迎……座间客满,肩为之摩,甚至有无甚要事姑借以游览者。”这一报道 A. 揭示了电车已成为大众化工具 B. 强调了电车深受人们的青.........
11:
《辛丑条约》“修订商约”交涉中,清廷代表针对仅对方有权提出修约的规定,提出“既有商议二字,便是彼此可以商改”。这说明清政府 A. 反对接受现有的条约关系 B. 拒绝西方列强的修约要求 C. 对条约关系.........
12:
1838年,林则徐奉召进京期间受到不寻常的礼遇,他以私人身份被道光帝召见竟达十九次,随后不久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鸦片走私已引起清廷重视 B. 道光帝坚决捍卫大国颜面 C. 鸦.........
13:
1897年,梁启超在给严复的信中说:“譬犹民主,固教时之善图也。然今日民义未讲,则无宁先藉君权以转移之。”这可以说明梁启超 A. 极力要求废除君主体制 B. 主张利用君权推进民主 C. 认为兴民权无益.........
14:
“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这一认识的背景可能是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甲午战后列强在华设厂 C. 维新派倡导商战理念 D..........
15:
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布政使负责宣传、执行朝廷的政令,秉承朝廷的意旨。朱元璋的这一改革意在 A. 彻底消除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B. 改变元朝的中央政府机构 C. 革除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里首先出现的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竟然是从人要穿这件事情上取得突破的。……工业革命是人类自由在宗教、政治、经济、法律、科学等方面经过漫长的发展而达.........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光荣革命”被赞美为不流血的、理智的、温和的甚至是保守的政治变动,它是在避免而不是完成革命。但狄金森(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强调这的确是一次革命,它使英国的国家.........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