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试卷
化学
无锡
江苏省
学年
首页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考试试题及答案
1:
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品 B.用工业盐腌制咸鱼腊肉 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酸奶 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
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下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4:
下列对物质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甲 乙 A 合金 生铁、金刚石、黄铜 B 常见酸 盐酸、硫酸、硝酸 C 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D 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5: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蔬菜 B.鸡蛋 C.大米 D.植物油......
6: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玉米酿成酒 B.西瓜榨成汁 C.铁水铸成锅 D.铝块压成箔......
7:
(1)在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写化学式) ①沼气的主要成分 , ②最常见的溶剂 ③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 ④常用的食品干燥剂 (2)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
8:
某白色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无色溶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可溶性钡盐溶液。为探究它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对于固体甲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一定有硫酸钠、氢.........
9:
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80g.........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②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④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 ⑤某农田的植物叶色发黄,可适量施用尿素 ⑥合金.........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NaCl(Na2CO3) 加水溶解后加入稍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B K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
12: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3: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B.化学与生活 ①化合反应4P+5O2点燃2P2O5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置换反应C+2.........
14:
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下列对脑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含有80个原子 B.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3︰26︰1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D.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
15:
有X、Y、Z三种金属,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1)X + Y(NO3)2 = X(NO3)2 + Y (2)Z+H2SO4=ZSO4+H2↑ (3)X与稀H2SO4不反应,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16: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
17: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 [Ca(ClO)2] 和氯化钙,既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 [Ca(ClO)2] ,漂白的原理是: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Ca(ClO)2.........
18:
FeCl3可用作催化剂和外伤止血剂.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FeCl3腐蚀电路铜板后的溶液(主要成分为FeCl2、CuCl2)进行了氯化铁回收实验。 该实验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了尝试。 【阅读资料:】.........
19: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已经选择了A、B、C三种仪器,还应选择图中 ① (填仪器下方的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检验二氧化.........
20: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木炭还原氧化铜 ( )反应 (2)纯碱和熟石灰制取烧碱 。......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