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河北省
历史
石家庄
学期
学年
试卷
首页
>
试卷信息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作为“宋四家”之一,苏轼强调书法艺术应自由新意、不践古人,做到有意无法,而且“书必有神、气、骨、肉、血”。该书法理论 A. 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B. 崇尚魏晋风骨 C. 体现政治变革思想 D. 彰是个性.........
2:
陆贾是西汉初年力倡儒学的名臣,为适应汉初政治统治的需要,他提出了“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由此可知陆贾 A. 否定了法家的基本主张 B. 代表了汉代儒学发展方向 C. 背高了汉.........
3:
《吕氏春秋•应同》中称“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样乎下民。”《淮南子•天文》认为“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故诛暴则多飘风,杆法令则多重螟。”这些言论突出体现了 A. 七权的神秘色彩 B. “君权神授”理论 .........
4:
在孔子看来,君主应当作为尊贵的权力象征而存在,并不需要管那么多,可将国家治理权交给贤能之士。这反映了儒家思想 A. 强调儒道相通 B. 主张君巨共治协 C. 赞同虚君政治 D. 力主以民为本......
5:
管伸认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孟了指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墨子主张“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
6:
建国初期,受苏联影响,妇女争当“英雄母亲”,1953年人口普查全国有6亿多人。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中提出,在“生育方面要加以适当节制”。这说明当时 A. 破除了对苏.........
7:
1919年胡适发表文章指出,新思潮的根本意义是“评判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要通过“整理国故”,区分“国粹”与“国渣”,去芜取菁,再造文明。这表明胡适 A. 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B. 贯彻民主与科学.........
8:
1903年,孙中山在给友人的信中指出,欧美国势积重难返,“高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这种贫富不均势必会引起大的冲突。因此,他认为,“今日吾国言改革,应为贫富不均计。”这说明,孙中山 A. 意识到社.........
9:
1901年,在戊皮政变不到三年后,曾经坚决反对和镇压过变法的慈禧太后宣布要实行“新政”,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学习西方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说明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A. 挽救民.........
10:
著名学者葛兆光指出,从明末清初以来,面对西方文明,中国大体都是坚持在“传统中变”。可1895年以后,在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省西方式的“现化“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材料中“在传统.........
11:
《源寰志略》是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一部世界地理志。作者徐继畲在初版中,将“皇请一统舆地全图”放在了“亚细亚”之后,但最终在好友的建议下,将其调整到卷一的卷首。这一变化 A. 有利于改变中国.........
12: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应以“各得其私,各得其利”的原则制定“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这一主张体现了 A. “儒法并用”的治国主张 B. 废除君主.........
13:
清初,针对明代后期以来“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有学者主张,从注释、辨伪、文字、音韵训诂等方向着手,追寻《六经》、《论语》等先秦儒家经典的本来意义,重建知识与思想权威。这说明清初考据学的兴起 A..........
14:
王阴明对《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进行了重新解读,指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物”是为了“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据此可知,王阳明 A. 开创了儒学新体系 B. 反对批判先秦.........
15:
朱熹认为“道不远人,理不外事”,他不赞同学者把精力仅仅用在从内心中寻找终极意义。这说明朱熹 A. 推崇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B. 反对内心反省 C. 主张理学原则的生活化 D. 提倡知行合一......
16:
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和心理活动过程。该文学作品体现的艺术风格反映了 A. 工.........
17: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组织信徒出版刊物,不断集会,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1864年,竟有30位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这说明 A..........
18: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当时的中国视为理想国,皇帝实行开明统治,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民众自觉遵守。而同一时代的孟德斯鸠则认为,中国是一个以恐怖为原则的专制国家,君主集各种大权于一身,法律的人治色彩浓.........
19:
一天,马丁·路德在研读《圣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时,突然觉醒到原来人的得救只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思赐,由此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这说明马丁·路德 A. 意图恢复基督教的历史传.........
20:
他们在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时,并没有完全采取纯粹的世俗主义态度。相反,他们创造性地阐发了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想想资源,采取了“借神颂人”的理论模式。借助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
21:
荀子主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平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苏格拉底认为“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二者均 A. 强调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 B. 推崇理性精神 C. .........
22:
智者学派认为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既非自然有之,也非神意所造,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为避免纠纷而约定俗成的产物。法律是人为的,那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正义。这一观点意在揭示 A. 社会契约思想 B.........
23:
毛泽东曾指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促进革命高涨。所以,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要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我们认为是错误的。”根据所学知识,毛泽东这段话应该选自.........
24:
1970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山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的对象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土,招生办法为“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一做法 A. 是教育界拨.........
25: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这认识提出的背景是 A. 国民经济调整 B.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功 C. 三大改.........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