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福建省
学年
学期
训练
历史
试卷
首页
>
试卷信息
福建省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十周训练历史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结束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西晋统一全国 B. 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C. 隋军南下灭掉陈 D. 大运河的开通......
2:
历史上称隋文帝统治时期为“开皇之治”。“开皇之治”的表现不包括: A.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人民负担轻,社会经济繁荣 C. 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 D.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3:
假如你生活在隋代,要和家人一同畅游刚开通的大运河,请你设计一下你们从北到南所经过的路线,下列正确的方案应该是: A. 涿郡——江都——洛阳——余杭 B. 洛阳——涿郡——江都——余杭 C. 涿郡——洛.........
4:
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达余杭 ②它的开通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④.........
5:
隋末,他的暴政激起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他预感到末日临近,曾对着镜子说:“好头颅,谁当之!”这个皇帝是 ( ) A. 秦始皇 B. 孝文帝 C. 隋文帝 D. 隋炀帝......
6:
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连接黄河和淮河的一段名称是(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邗沟 D. 通济渠......
7:
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 A. 长安 B. 涿郡 C. 余杭 D. 洛阳......
8:
下列不属于隋的贡献的是 A.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局面,完成统一 B. 创立科举制 C. 开通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D. 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9: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吗( ) A. 秦汉时期 B..........
10: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促成了贞观之治 C.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结束了分裂局面......
11:
589年,隋朝重新统一全国。他灭掉的南北朝最后一个政权是 A. 北齐 B. 北周 C. 梁朝 D. 陈朝......
12:
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13分) (1)上图描述的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2分)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1分) B..........
13:
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运河四段的名称: C. D. E. F._.........
14:
识图填图题 运河两端: A. (地名) B. (地名) 运河四段:C. D. E. F.......
15:
读图识图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大运河是谁下令开凿的?它最北端C是哪里? (2)有一批货物要从运河的最南端A运到都城B,需依次经过运河的哪几段?其中的A、B分别是哪个城市? (3)大运河的开凿起了什.........
16: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 杨坚 B. 赵匡胤 C. 李世民 D. 杨勇......
17:
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 为巩固统治,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C. 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D. 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
18: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芳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A. 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B. 巩固西南边防 C.........
19: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 A. 王莽 B. 杨坚 C. 李渊 D. 李世民......
20:
假如你跨越时空,去采访581年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皇帝,那么你应该采访的是( ) A. 杨坚 B. 杨广 C. 李世民 D. 武则天......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