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山西省
学年
学期
考试
历史
试卷
普通
首页
>
试卷信息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普通班)考试试题及答案
1:
南宋时,明州(今宁波)港呈现出“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的繁荣景象,当时有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
2:
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出处 铭文 《元和四年壶》 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 《永和钟》 永和四.........
3: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照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
4:
19世纪欧洲的丝织技术已是世界一流,其生产的丝绸仍然大量采用龙风、花乌等图案,并注明“中国制造”。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 中国传统技术领先当时欧洲 B. 中国丝绸产品畅销欧洲 C. 中国制造垄断当.........
5:
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的变化数据表。这一变化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A. 导致了“海禁”政策松动 B. 推动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C. 影响了.........
6:
明代《沈氏农书》记载,“种田地力最薄,然能化无用为有用;不种田地力最省,然必至化有用为无用。何以言之?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材料反映了明代 A. 农民合理施用肥料改.........
7:
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反而为自闭创造了条件,其根源是中国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 B. 农民的购买力低下 C. 重农抑商政策.........
8: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
9:
《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
10: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 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
11:
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成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买商品,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现金,支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支票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 A. 商路中心的转移 B. 契约规则的确立 C. 价格.........
12:
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A. 全球性国际秩.........
13:
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
14: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
15:
有史家描述:西汉时“经商为富的,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商人谋求政治.........
16: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等待)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针对这一状况,汉初期统治者 A. 实行休养生息.........
17:
康熙九年(1670年),由于“年荒米贵”,受雇工匠窦桂甫等“传单约会众匠停工,索添工银”,当地工匠纷纷响应,“停工汹汹”。这反映了 A. 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反抗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 新生产.........
18:
北宋时期,张择端措画《清明上河图》、瓦含出现、柳水的词在市井间广泛传唱等现象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 A. 城市经济繁荣 B.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 文化的平民化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9:
明朝后期,一些富商大贾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希望政变自身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
20: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
22:
据记载,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A. 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
23:
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分析19世纪西方兴起的原因时,说道:欧洲人先是买了亚洲列车上的一个座位,然后买了一节车厢。弗兰克的核心观点是 A. 政治制度优势是西方兴起的主要因素 B. 亚洲交通事业的发展.........
24: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 A. 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 B.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 不同.........
25:
1860年,法国与英国签订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对法国工业品的进口完全免税;法国对英国输入的煤、铁、机器、纺织品等减税;两国对禁止输入的项目完全解禁。该条约与英国《航海条例》相比,其共同点是 A. 都利.........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