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B. 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
C.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里之城 马之千里者
B. 委而去之 广起,夺而杀尉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得道者多助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 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 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