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题目内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两章)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B. 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C. 多助之至. 至:到达。
D.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而.山不加增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臣以.王吏之攻宋
C. 寡助之.至 杜少府之.任蜀州
D. 困于.心衡于虑 搜于.国中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 一个国家,国内却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土,国外却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和外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B.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 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C.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 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D. 一个国家,国内却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却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 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 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最后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第二则从个人事例 说起。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