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其唱腔华丽婉转,其念白儒雅典致,其表演细腻、舞蹈飘逸,歌唱与身段的结合再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使昆曲在戏曲表演历史上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都受过昆曲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如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
(材料二)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选自《牡丹亭》)
一曲中的每一句,都是阴阳结合,暗含着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低沉缓慢地起头,直表这花园之美;而“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唱时在“断”字、“颓”字上吐字行腔,“断”井,“颓”垣,井栏都断了,墙都倒了,不美了。下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良辰美景”,“奈何天”——时间多么令人无可奈何,如宋词“无何奈何花落去”的意境。这里在“何”字上行腔,天指时间。上半句是好事,下半句立刻又转折了。同样“赏心乐事谁家院”,“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谁家的院子里发生呢?这两句话化自谢灵运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如此鲜明的转折和 A (填修辞手法),表达了杜丽娘面对春色美景时内心的 B (四个字)。
(材料三)
某中学对在校学生进行了有关“昆曲”的调查,有如下调查发现:
对昆曲兴趣及占比例 | 无兴趣的原因及占比例 | 了解渠道及占比例 | 关注点及占比例 | ||||
深厚 | 1% | 娱乐综艺节目更有意思 | 78% | 学校课堂 | 56% | 服饰唱腔 | 6% |
一般 | 10% | 缺少相关的专业性知识 | 85% | 剧院演出 | 5% | 名角表演 | 3% |
无兴趣 | 89% | 缺少时间 | 56% | 其他 | 39% | 剧本内容 | 15% |
(材料四)
“对我来说,《牡丹亭》跟我不只是半生缘,而是一生缘份。”从少年时在民国余晖的上海第一次听到梅兰芳的杜丽娘,到青年时遥望故土写下小说《游园惊梦》,再到年近古稀殚精竭虑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流传300年的梨园雅部已化为白先勇的血脉,斩割不断。
四季轮回,又是一年春来到,5月6日,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将在重庆市南岸区烟雨路施光南大剧院上演。春色令人如此沉醉,它是否能唤醒国民对昆曲的迷醉?
1.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昆曲表演抒情性强的原因。
2.结合前后语境,在材料二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
A. B.
3.研读材料三,探究学生在昆曲的传承上存在怎样的问题?
4.主办方将为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设计宣传文案——《烟雨牡丹,非看不可》,请结合上述四则材料内容,为主办方提供几条“非看不可”的理由。
5.下列说法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
A. “清曲”、“昆腔”、“昆剧”同指昆曲。
B. “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中“这”指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
C.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都是美好景物的描绘,十六个字,一个字一首歌,一个字一幅画。
D. 学校教学对昆曲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