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文骢,中国歼10之父 龚融 3月22曰,“歼10之父”宋文骢在此京301医院去世,享年86岁。 张杰伟回忆起到北京治病前不久的宋老,那时他还和往常一样,或是骑自行车,...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文骢,中国歼10之父
龚融
3月22曰,“歼10之父”宋文骢在此京301医院去世,享年86岁。
张杰伟回忆起到北京治病前不久的宋老,那时他还和往常一样,或是骑自行车,或是开车,穿梭于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大院内。谈到宋老骑车时的情形,张杰伟说:“他还敢把手从自行车龙头上放掉骑一段,很好玩的。还可以一只手扶着就下来,骑上去。描述中,老人矫健的姿赫然映入眼帘。
张杰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宋文骢传》一书的作者之一。“实际上这本书一开始他不让写,他的理由很简单,说我这点事你们都知道,写什么。第二个就是说中央有规定,活着的人不准写传记。他们那一代人,这个观念非常强。”张杰伟回忆道,最后是集团党组研究一致同意要写,当把“通知”请他过目以后,他仍然很勉强。传记初稿写成后拿给宋老看,老人认真看完后,将两位作者叫去。“他就跟我说‘你就说歼切总设计师,你写那个院士干什么?’非要我们改掉。”张杰伟说,宋老一直认为自己真正的职责还是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人格魅力,一是说明他的政治品质,一是科学精神,还有一个是人生境界。”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一夜之间撤走了所有的专家。宋文骢所在的沈阳601所的战术布局组在宋文骢的带领下,根据我们当时国内的能力和空军需要用的飞机,重点负责研究了歼8的双发方案,最终形成我国第一次自行设计超音速战斗机的原始方案。
1980年,来到成都10年后的宋文骢,首次担当起了“总设计师”的称号——负责带领团队,参考苏联的米格-21MF,自行设计研制全天候战斗机歼7Ⅲ。1984年飞机上天,成都611所很快完成了这项任务。歼7Ⅲ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和苏联对我国几十年的封锁,弥补了由于中苏关系破裂和“文革”动乱造成飞机断档的漫长历史,完成了追赶、缩短与发达国家现役装备差距的重要使命。新机设计定型后成套装备部队,迅速形成空军部队的战斗力。
宋文骢及他成都的团队,有一个“15分钟”拿下歼10研发方案的传奇故事。被临时通知去开会的宋文骢以及611所的团队只被临时获准在前两个方案汇报的间隙15分钟时间之内讲述他们的方案。他们用临时借来的几张明胶片和绘图工具,把一些重要图形、曲线和参数画在明胶片上,连个模型都没有,只能用幻灯片凑合着汇报。短短15分钟,改变了原定轨迹。从1982年开始,方案第一次亮相到1986年最终确定,宋文骢及其团队进行着反复论证、汇报后再论证的过程,最终决定采用他们设计的鸭式布局、腹部进气的方案,被称作10号工程,这也就是“歼10”称号的来历。
“现在坊间都传说当年是宋总带着明胶片进行了15分钟的论证取得了这个项目的成功,我觉得这个说法似乎简单了一些。这15分钟的方案介绍是这个团队长期工作的结晶,他们很早就为这个方案做准备。”歼10项目原行政副总指挥晏翔说道。确实,为了卖现自主设计第三代战斗机的梦想,宋文骢已经准备了将近20年。
1986年,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宋文骢为歼10总设计师。那一年他56岁。1998年,歼10首飞成功。2004年4月,最终完成设计定型。这中间走过了18载。宋文骢肩上“总设计师的担子一担就是18年,从未有一天丝毫的松懈。
宋文骢一直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宋文骢成长的轨迹也就是我国自主研发战机的发展轨迹。
2009年,宋文骢回到他在云南的家,重访当年的学校。“大理中学有一首40年代的校歌,我就把它遮起来,问他:‘宋总你还记得当时校歌是怎么唱的吗?’他大概想了两三秒钟,马上全部唱出来。最后两句是:担当起兴亡的责任,莫负了国家知期望。”张杰伟回忆当时的情形。他觉得,宋文聦虽然从事的是现代科学研究,却像古代那些优秀士大夫一样,有着深重的家国情怀。正是这种家国情怀,支配着他义无反顾、饱满酣畅的一生。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30年3月,宋文骢出生在云南。他的童年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飞机对昆明没完没了地轰炸。“防空警报,警报什么呢?——中国飞机跑了,日本飞机来了。我们没有抵抗力啊!”宋文骢扼腕,一个国家如果落后,那挨打起来是没完的,“我们定要有很好的飞机。”
(摘自2016年3月31曰《光明曰报》文章《歼10飞机总设计师的云霄梦》)
②工作之外,宋文骢被朋友们称作“老顽童”。有宋文骢的好友对媒体评价说他喜欢打网球,游泳技术非常好,喜欢唱唱跳跳,尤其是和外国专家交流的时候,非常活泼。在熟悉他的人看来,老顽童从来没有架子,也不喜欢抛头露面。晏翔记得,宋文骢当了工程院院士之后,还是整天骑个自行丰。到此京开会也从不要车,出差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
(摘自2016年3月27曰《新京报》文章《追忆“歼10之父”宋文骢》)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出宋文骢“开拓者”角色的一项是
A. 宋文骢带领团队重点负责研究了歼8的双发方案,最终形成我国第一次自行设计超音速战斗机的原始方案。
B. 宋文骢首次担当起了“总设计师”的称号,负责带领团队,自行设计研制全天候战斗机歼7Ⅲ,打破了西方和苏联对我国几十年的封锁。
C. 宋文骢作为歼10总设计师一干就是18年,殚精竭虑,终于成功实现了自主设计第三代战斗机的梦想。
D. 宋文骢重访大理中学时,将该校当年的校歌全部唱出来,该校歌后两句“担当起兴亡的责任,莫负了国家的期望”一直激励着宋文骢。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在宋文骢的童年印象中,日本飞机对昆明狂轰滥炸,他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这段经历直接促成了宋文骢以后设计奸10飞机的行为。
B. 在苏联一夜之间撤走所有专家之后,宋文骢带领自己的团队,最终成功设计出了我国第一架超音速战斗机,打破了西方和苏联对我国几十年的封锁。
C. 宋文总和他的团队在进行反复论证后,最终决定采用鸭式布局、腹部进气的方案来设计歼10,这一工程被称作10号工程,“歼10”飞机的称号由此而来。
D. 从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宋文骢为歼10总设计师,到歼10首飞成功,足足走过了18年,作为“总设计师”的宋文骢从未有一天丝毫松懈。
E. 宋文骢及他的团队被临时获准讲述他们的方案,他们利用短短15分钟的汇报,打动了有关部门,并最终战胜了两个研究团队,拿下了歼10研发方案的项目。
3.作为歼10之父,宋文骢的成功与他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有关?这对你有些什么样的启发?请联系文本和现实说说你的理解。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