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西方博弈论有著名的“囚徒困境”,这一困境源于两名囚徒之间的信任问题。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亦有一个土生土长的“范滂两难”,尽管这只是个体内心的选择问题。 ...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西方博弈论有著名的“囚徒困境”,这一困境源于两名囚徒之间的信任问题。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亦有一个土生土长的“范滂两难”,尽管这只是个体内心的选择问题。
②范滂(公元137至169)是东汉末期的名士,嫉恶如仇,刚直不阿,大义凛然,年方三十三岁,即死于党锢之祸。所谓“范滂两难”,是由范滂的一句遗言而来。他在临刑前告诉儿子:“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后汉书》卷六十七)以致陷入了要人作恶,恶不可作;要人行善,不得善终的人生两难。史笔接着写,“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③范滂年轻时“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但却最终沦为受害的数百名“党人”之一。他在狱中,曾与审案官员、中常侍王甫讨论过善恶问题:“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我想善待善行使大家同样清廉,嫉恶恶行使大家共知卑污,本以为这是朝廷所希望的,没想到竟然成为结党)他激愤地说:“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古人积德行善,可为自己谋取幸福;而今积德行善,却遭杀身之祸)这种感天地、泣鬼神的义愤与长啸,使得他的政敌、宦官王甫也为之所动。
④范滂的遭际或不幸,之于中国古代文明,无疑属于“负能量”,往往被视为“孤立事件”。然而,这类事件并不孤立,在二十四史里,就重复多次。南朝刘宋重臣刘湛被杀前在狱中见到弟弟刘素,感慨地说:“乃复及汝邪?相劝为恶,恶不可为;相劝为善,正见今日,如何?”(《南史》列传第二十五)南朝如此,北朝岂能独缺!北魏高官韦阆的孙子韦俊被杀时也曾感慨:“吾一生为善,未蒙善报;吾不为恶,今为恶终。悠悠苍天,抱直无诉!”(《北史》列传第十四)
⑤天津旧城隍庙戏台曾有一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生死轮回,善恶有报,最直接的精神来源是佛教。国人向来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其实,相对于宗教的精神世界,人世间更现实、更复杂。范滂的感慨,一方面表明范滂本人善恶分明、趋善弃恶的价值观,同时也表明范滂特别在意为善为恶,后果殊别。
⑥“性善”、“性恶”,从古今争论到中外,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灵魂深处仍然残存兽性与恶的本质。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反杜林论》)中国社会自秦至清,始终是一个皇权专制社会,而“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在中国古代,岳飞冤案为“范滂两难”提供了千古不磨的范本。虽然冥冥之中人们期盼“不是不报,时机未到”,然而,岳飞39岁蒙冤被害,彻底平反已在死后84年。而冤案的制造者赵构与秦桧,一个是皇帝,退位又做了二十多年太上皇而寿终正寝(享年80岁);一个是权奸,死后仍封王(申王)、赐谥(忠献)、立碑,备极哀荣。岳飞爱国,不得好死;君臣为恶,反得善终。这种“迟来的正义”,会让多少人望而生畏!
⑦如何解脱“范滂两难”的局限性?有人借助印度圣雄甘地的格言说,牺牲“没有报酬一词,入狱本身就是报酬。”“不经苦难,不能得到自由。”这些话与中国传统的“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些近似。不过,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不合“中国国情”。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中,几次入狱、绝食,竟能全身而退。而在东汉党锢之祸中,同为“党人”的李膺、范滂都是投案自首,都倾向于“非暴力”,然而,皇帝与宦官并没有放过他们。
⑧儒释两教都告诉人们,善行本身是一种人格,一种价值,一种尊严,一种满足,而不是一种功利,一种交易,一种回扣,一种报酬。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心态,选择人生价值、人生道路,不过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了狭隘的“种善得善、种恶得恶”的粗鄙化理解,从而以报之有无、报之早晚、报之善恶作为行善的前提与追求,显然是不合善之本义的。毕竟人们只能遵循人类社会的规律,而不能沿袭善恶循环的因果规律。志士仁人不应因善不果报,善而恶报,大善小报而怀忧丧志;即使遭遇恶报,也不必怀疑善的本身价值。且看所谓恶行善报的秦桧今在哉?永远跪在了岳飞像前而受人万世唾骂!
(选自安立志《范滂的两难》,有删改)
材料二
东汉末,河北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疯起,朝廷乃派有名望的范滂前往按察。“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这是他发生麻烦的开始。在邪恶势力把持朝政,上下一起勾结搜刮百姓时,范滂想以一人之善行挽天下之颓势,岂可得乎?难怪他在举奏了二十多个权豪的丑行后,“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落得个挂冠而去的下场。
……
范滂也许后来清楚了,凭一己之德行不能救世;但他在恶势力的面前依然不屈不挠地抗争,他对恶的可能的最后胜利应该是有准备的。如果他一味地盲目地相信善的力量,那么至少他是不懂得历史的辩证法。正如茨威格在《异端的胜利》一文中所言:“在历史的编年上,要寻找故事里诗一般的公正是徒劳的。我们不得不适应历史乃是万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动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惩罚,又不报善。它总是把胜利分配给有权势者,任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范滂的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精神,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恢弘传统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脊梁的中国人”。……范滂为善而亡,其事千百年来犹能“使天下之士,奋迅感慨,波荡而从之,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堪称死得其所,而一班残害忠良的宵小之徒,虽得逞于一时,终被后人万世唾骂。这就应了中国另一句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自见分晓”!
(节选自胡泳《为善乎,为恶乎?——读<后汉书·范滂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第②段,范滂因陷入党争之祸徒遭陷害,他临刑前告诫儿子的话语大意为:我想让你干坏事,可是坏事是不能干的。我想让你做好事,可是我从未做过坏事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B. 范滂在狱中与王甫讨论善恶问题,表达了自己坚持正义却遭受政治陷害的悲愤之情和对自己行为的悔恨。其情感之真切,内心之痛苦,令人动容。
C. 文本第⑥段,作者引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论断,充分证明了从古至今人类的本质有恶的成份,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中包含着兽性,且和人性不可调和。
D. 作者以范滂的遭遇引出“善恶两难”的话题,以丰富的历史材料为依据,旁征博引,探讨了善与恶的相关问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文化性,给人以教益和启示。
2.纵观全文,作者引用岳飞的事迹有怎样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第⑧段划线句中“人类社会的规律”与材料二划线句中“历史的辩证法”是意义相似的概念。
B. 范滂在恶势力把持朝政时,仍然举奏二十多个权豪的丑行,由此可见他对恶势力的报复已经早有准备了。
C. 材料二高度评价了范滂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指出范滂的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对后世影响深远。
D. 材料二与材料一的结尾句异曲同工,两者都预示了善终将战胜恶的历史走向。
4.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下列诗文与范滂的人格精神不相符的一项是
A.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B.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非存。(赵壹《刺世疾邪赋》)
C.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D. 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文天祥《绝笔书》)
5.请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为范滂写一篇人物评传,将其刻于范滂雕像的台基处。(要求:整散结合,文白皆可,语言优美,80字左右)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