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旦非我也岁也是何是于刺人而杀之貝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画波浪线的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B.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C.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D.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多是王侯自称的谦称。
B.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 孝悌:就是指在做人方面孝敬父母和兄弟姊妹。
D. 黎民: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展开,孟子在对话中多用比喻,说理生动深刻,体现了孟子“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
B. 文章的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后文答问做铺垫。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梁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的道理。
C. 本文从正面论述“仁政”的措施和好处,并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的观点,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
D. 文章气势恢宏,环环相扣,彰显了孟子“兼爱非攻”的民本思想以及反对暴虐、反对战争的仁政思想,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