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些谈佛论道的书中将“执着”与“执迷”混用,窃以为十分不妥。“执迷”,差不多是指异化、僵化、知错不改。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一旦进入温饱甚至富足,价值感常把人弄得...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些谈佛论道的书中将“执着”与“执迷”混用,窃以为十分不妥。“执迷”,差不多是指异化、僵化、知错不改。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一旦进入温饱甚至富足,价值感常把人弄得颠三倒四。谋利谋到不知所归,其实也是在谋名了——所谓价值感。追求价值感当然没错。问题是,在这个仿佛一切都可以出售的时代,价值的解释权通常属于价格,价值感自然也是亦步亦趋。
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无从固定,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当然这并非坏事。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一旦显形为铺天盖地的广告,一旦与认钱不认货的媒体相得益彰,事情就不一样了。只要广告深入人心,东西好坏倒不要紧了——好也未必就卖得好,不好也未必就卖不好。媒体和广告沆瀣一气,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价值感孤苦无靠去拜倒在价格门下,也就不是什么费解的事。而这逻辑,一旦超越经济,走进社会各个领域,耳边常闻的关键词就只有利润、码洋、票房和收视率了,另外还有几个词在悄声附和:房子、车子、股市、化疗。此即执迷。
“执着”与“执迷”不分,本身就是迷途。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人们常管这叫欲壑难填,叫执迷不悟,都有贬低之意。但爱财的也有比尔·盖茨,他既能聚财也能理财,更懂得财为何用,不好吗?恋权的嘛,有毛遂自荐的敢于担当,也有种种“举贤不避亲”的言与行,不对吗?图名的呢?谁愿意大家说自己没干好事,不是好人?不过是不图虚名、假名而已。争强好胜也未必就不对,阿姆斯特朗怎么样,就是那位身患癌症还六次夺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人?对这些人,大家怎么说?会说他们执迷?当然不,人们会赞美他们的执着——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都是褒奖。
“执着”与“执迷”分不清,是否正应了佛家的一个关键词——“无明”呢?“无明”就是一种糊涂:顽固不化,朽木难雕,不可教也。
(取材于史铁生《放下与执着》)
1.下列词语中的“调”,与“又靠谁来调节它呢”中“调”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风调雨顺 B. B.众口难调 C. C.南腔北调 D. D.调和阴阳
2.对文中划线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亦步亦趋:这里借指价值感盲目追随价格的社会现象。
B. 铺天盖地:这里指当时的广告创意充满正气震撼人心。
C. 沆瀣一气:这里指媒体和广告商毫无底线地勾结起来。
D. 矢志不渝:这里赞美秉持执着的人内心的坚定与强大。
3.对第二段中“事情就不一样了”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有些情况下固定。
B. 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可以固定是坏事。
C. 市场条件下价值与价格的不匹配超越经济领域。
D. 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太大并不是好事。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
——运用设问,引发读者思考,也显示了作者内心的担忧。
B. 市场这只无形之手……
——运用比喻,形象地揭露了市场变化的疯狂和不可理喻。
C. 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
——运用拟人,生动地反映了价格与价值之间关系的反常。
D. 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
——运用排比,展现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心态的复杂和多样。
5.根据文意,分别概括“执着”与“执迷”的本质特征。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