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也。醉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靠开,云归而岩穴暝,当明交化者,山间之朝基也,野芳发而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倡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洲;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什,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少阳在山,人影太守归家从也。树林明,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能进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野芳/发而幽香 B.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C.故/自号/曰醉翁也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B.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环滁皆山也。译文:滁州城四面环山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文:醉翁的意思不是喝酒,而是欣赏山水的美景
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译文:朝则自明而暗,暮则自暗而明,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D.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译文:射箭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是宾客们欢饮的场面。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文笔简练,过渡巧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
B.第三段写山中早晚、四时之景,高度概括,生动传神,且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第三段人之游和太守之乐,从中可以看出州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对此太守是有一些自信和自得的,因此才用豪华的席招待众式,醉在其中,乐在其中
D.第四段写日暮而归,表现“乐”的三种情境一一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境界最高,因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具有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