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道德的本质不是远离“得”,而是要学会如何在处理现实复杂利益关系中获得正当性;道德的完满也不是不要“得”,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符合“德”的方式去“得”,儒家“孝”伦理发展到“德...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道德的本质不是远离“得”,而是要学会如何在处理现实复杂利益关系中获得正当性;道德的完满也不是不要“得”,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符合“德”的方式去“得”,儒家“孝”伦理发展到“德”的阶段,便在个体自身内部完成了“孝”的内化,但这只是抽象地完成。儒家“孝”伦理的意义与价值,决不仅仅是精神的自我完成,而是“外化为他物”。这种现实外化就是“得”,就是使儒家“孝”伦理能够更有效地干预现实社会生活。“得”是儒家“孝”伦理逻辑运行的目的。但“得”的实现与获取也不能偏离伦理的逻辑。
在儒家“孝”伦理中,“德”与“得”互相投射,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逻辑结构。
第一,“得”必须有“德”。在中国传统社会,因为孝行而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孝子不乏其人,这种认可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嘉奖:在物质上能够获得上层的封赏,比如对孝子实行赦免赋税的优惠等;在精神上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孝子们被旌表门闾、载入史书,其而能够因为孝行被选入官。反之,如果有不孝者,则被除名削爵,永世不得续用。
第二,“德”必然能“得”。舜因何能贵为天子,因为舜是大孝之人,德行高远。而且这种大德能使老百姓受益,自然就会受到上天的保佑,所以大德之人必然会“得”。“德”不以“得”为目的,但“德”却必然有“得”的报答。父子是血亲相连的天伦关系,如果孝敬双亲是为了赢得孝子的美名和求得功利,则损害了亲亲之情,使人失去最基本的情感依托。所以,“得”并非最终目的,只是在进行价值预设时,人们确信孝子必然会得到好的归宿。所以,在主观动机上,“德”并非为了“得”;但在客观效果上,“德”却必然“得”。
第三,有“德”就是“得”。孝的根本是对父母的血缘情感的真实流露,而不是出于机心和利益,那种对自然本真的背离会导致孝的矫揉造作。特别是汉代以来,越来越多外在的物质利益附加在孝上面,使孝越来越远离人性的自然。而孝本该是为人子女良善本性的流露和自然天性的表达,有父母可以供养就是福气,就是大“得”。孝是道德的始源,是源自人的真性情。这种发自内心的亲爱父母之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和追思,是儒家“孝”伦理深刻的情感基础。人们为了孝敬父母而孝敬父母,不掺杂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
由“德”至“得”的逻辑运行过程解决的是孝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得失问题,也即儒家“孝”伦理的现实外化过程。由此,儒家“孝”伦理逐步形成由现实的亲子血缘关系出发,最后又回归现实生活的逻辑运行路径。
(王健崭《儒家“孝”伦理的逻辑运行路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必须有“德”是指孝子具有孝行,能够获得社会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嘉奖。
B. 儒家“孝”伦理中,“得”是伦理观念下的生活世界,直接指向现实社会生活。
C. “孝”源于对父母的真实情感,不能有外在的功利目的,这是儒家伦理所推崇的。
D. “德”与“得”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际上都是儒家“孝”伦理的现实外化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对比、举例、比喻等方法,论证了儒家“孝”伦理的逻辑运行路径。
B. 文帝从三个方面充分论证了儒家“孝”伦理中“德”与“得”的相互映射关系。
C. 文章从人性的角度论证“孝”的本质,论证视角较为独特,将论证推向了深处。
D. 文章以孝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得失问题为前提,论证了推行“孝”伦理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德的完满要求我们学会用不偏离伦理的方式去获得现实生活中的正当利益。
B. “得”是“孝”伦理逻辑运行的终极目的,但必须运用合“德”的方式去“得”。
C. 舜不为“得”而行孝德,但客观上却能“得”,可见“德”必然有“得”的报答。
D. 要真正落实儒家“孝”伦理,就要注重“得”,更要强化“德”,二者缺一不可。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