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这是我的读书观。研究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有那么多书,每本书、每句话,都要求“甚解”,可能吗? 我认为...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这是我的读书观。研究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有那么多书,每本书、每句话,都要求“甚解”,可能吗?
我认为陶渊明这句话对研究哲学的人来说,后面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重要。我们常把汉人对经典的注释叫“章句之学”,每章、每句都要详加解释,《汉书·儒林传》谓:“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儒师秦延君释“尧典”二字,十余万言;释“曰若稽古”四字,三万言。至魏晋风气一变,注经典多言简意赅,倡“得意忘言”,例郭象注《庄子·逍遥游》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谓“鹏鲲之实,吾所未详也”,并批评那种一字一句注解的章句之学为“生说”(生硬的解释),他说:“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与生说,自不害其弘旨,皆可略之。”我想,这就是“会意”。读哲学书,重要的在“会意”,不在“曲与生说”。“会意”才能对古人的思想心领神会,才能有所创新。
据日本人林泰辅说,《论语》的注解有三千余种,元朝的杜道坚说《道德经》的注也有三千余种。不管有多少种《论语》《道德经》的注解,我们能说哪一种是对《论语》或《道德经》“甚解”了呢?杨伯峻先生在注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一句时说:“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
我认为,杨先生的这种态度是对的,他只是“姑且”给一种解释,并没有说他的解释就是唯一正确的解释。在我的一篇文章中,为了说明我对“真、善、美”的看法,我就给孔子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个新解,认为这几句话是孔子说他自己追求“真”、“美”、“善”的过程。我真的“甚解”了孔夫子的话吗?没有,但我从孔子的话中“会意”出一种新意来,于是我便“欣然忘食”了。
读书人喜欢读书,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读书人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宗教的、文学的、艺术的、考古的、历史的、民俗的,甚至科学和科学史的,是不能要求都“甚解”的,知道一点就行了。它可以帮助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读你自己专业的书,当然要求了解得深入一些,但也只能要求“深入一些”,也不可能字字句句都有所谓“正确了解”,而“会意”则是更为重要的。哲学家要求的是“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会意”实际上是加上你自己的“创造”,这样才真的把学问深入下去了。
(选自汤一介《读书本该会意》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哲学书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因而读书时句句都求甚解便是不大可能的。
B. “章句之学”其实就是在追求“甚解”,作者不赞同并批评这种章句之学是“生说”。
C. “会意”就是抓住古人语言的要义,再加上自己的“创造”,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古文。
D. 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甚解”,而是否定“句句求甚解”,突出了“会意”的重要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门见山,引用陶渊明的话,直接点明了自己的观点:读书要“会意”。
B. 文章提出“甚解”“会意”两个概念,论证了“甚解”的不足取和“会意”的正确性。
C. 文章以中国书多、《论语》等注释多为论据,论证了读书要“会意”的必要性。
D.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联系古今中外,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A. “甚解”容易走向“生说”,导致泥古不化;“会意”强调领会精神实质,这是读书真谛。
B. 只要采用“会意”的读书方法,我们就能从古代经典和当代书籍中读出新的意义。
C. “甚解”讲究字字句句都有解释,所以“甚解”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古代经典。
D. 如果对每句话都“甚解”,就不能做到对文章整体“会意”了,二者是对立的。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