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 曾巩 仁寿县太君、抚州金谿吴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之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之妇,年六十有六,嘉祐八年八月辛巳卒于京师...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
曾巩
仁寿县太君、抚州金谿吴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之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之妇,年六十有六,嘉祐八年八月辛巳卒于京师,十月乙酉葬于江宁府之蒋山。
夫人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然好问自下,于事未尝有所专也。其平生养舅姑甚孝。盖侍郎七子,而少子五人,吴氏出也。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曰:“吾爱之甚于吾子,然后家人爱之能不异于吾子也。”故其子孙已壮大,有不知为异母者。居久之,二长子前死,夫人已老矣,每遇其嫠妇异甚,而身为字其孤儿,忘其力之惫也。其处内外亲疏之际,一主于恩,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有以穷归己者,急或分衣食,不为秋毫计惜,以其故至不能自给,然亦未尝不自若也。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盖笃行如此,而天性之所有也。其自奉养,未尝择衣食;其视世俗之好,无足累心者。方其隐约穷匮之时,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或谓可强起之,夫人曰:“此非吾所以教子也。”卒不强之。
及处显矣,其子尝有归志,而以不足于养为忧。夫人曰:“吾岂不安于命哉?安于命者,非有待于外也。”其子为知制诰,故事,其母得封郡太君,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此夫人之德见于行事之迹,而余以通家,故熟于耳目者也。夫人之考讳畋,畋之配黄氏,两人者皆有善行,乡里称之。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七子者,曰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安仁宣州司户参军,安石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安世太平州当涂县主簿,安礼大名府莘县主簿,余未仕也。女三人,长适尚书虞部员外郎、沙县张奎,次适前衢州西安县令、天长朱明之,次适扬州沈季长。孙男九人,曰雱、旁、瓬、方、亢、防、斿、旂、 放。孙女九人,长适解州安邑县主簿徐公翊,次许嫁太庙斋郎吴安持,余尚幼。
铭曰:嗟若人兮,洵好善兮。始终一德,仁七子兮。遗弃细故,笃九族兮。脱珥推食,光惠施兮。以义易利,能无累兮。纵心委命,志弥邵兮。谓宜百岁,奄忽逝兮。风有《采苹》,经所首兮。原念美实,辑此辞兮。庶几德音,与古对兮。
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身为字其孤儿 字:养育
B.卒不强之 卒:死,去世
C.夫人之考讳畋 考:父亲
D.次适扬州沈季长 适:出嫁,嫁给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方其隐约穷匮之时 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B.甚于少子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而以不足于养为忧 劳苦而功高
D.而余以通家 樊於期以穷困归丹
3.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吴氏“心胸宽广、仁爱”的一组是
①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
②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
③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
④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
⑤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
⑥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氏是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亲生母亲,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的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的儿媳。
B.吴氏在家相夫教子,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前后一共抚养十个子女长大;每次遇到有困难的孤儿寡母,她也帮助养育,不辞劳苦。
C.王安石担任知制诰,按照朝廷惯例,其母可以封为郡太君,但吴氏坚持不让人说,以至于最终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
D.作者在铭文中盛赞吴氏一生的功德,说她培养了七个杰出优秀的儿子,善良仁德,不与人计较,对人极为关怀,别人有难,不惜委屈自己,慷慨帮助。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