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3年,陈启沅在广州新塘镇招收男女工数十人,亲自教授新工人“仿西人缫丝之法”,投茧开工,取名为“继昌隆”。乡人认为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有伤风化;甚至认为高烟囱妨碍...
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3年,陈启沅在广州新塘镇招收男女工数十人,亲自教授新工人“仿西人缫丝之法”,投茧开工,取名为“继昌隆”。乡人认为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有伤风化;甚至认为高烟囱妨碍“风水”。1881年南海知县发布“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布告,并查封了县内各缫丝厂的机器,但陈启沅要“还哺祖国”的心愿始终没有丝毫动摇,毅然决定把缫丝厂迁到澳门去续办。1885年,陈启沅把设在澳门的缫丝厂迁回,购地新建成一家机器设备更加新颖的缫丝厂。
——摘编自《中国早期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业建设方面,全面学习苏联。1949年8月份,东北工生部按照苏联专家的指导制定1950年工业计划。中财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国民经济计划概要》中关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东北,占全国投资总支的51.56%,用于工业的投资占东北投资的64.7%,其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57.9%,轻工业的投资占6.8%。黑龙江省委要求:“要加强对苏联的学习,纠正不重视学习以致影响产品质量达不到苏式化标准的现象”,将学习苏联工业管理体制上升到政治高度。
——摘编自《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工业模式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业建设方面向苏联学习的主要内容;与材料一相比,新中国在工业建设方面有何变化?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