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9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办人方举赞开始添置车床等,用机器进行生产。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开办继昌隆缫丝厂。 ——摘编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9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办人方举赞开始添置车床等,用机器进行生产。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开办继昌隆缫丝厂。
——摘编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工厂选址的地域特点,并说明中国经济发生的新变化。
材料二清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情况
年份 | 厂矿数 | 资本额(百万元) | 资本占中国民族工业比例(%) |
1872—1895年 | 69 | 8.534 | 33.01 |
1896—1911年 | 330 | 73.121 | 57.88 |
——引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材料三 一旦剪发易服,“发虽益于经济稍小,而服之益于经济则甚多。以吾人现时仅成一衣者,易服后可成二衣,是则吾人年可省一倍之费,明矣”。
“我国今当财政奇绌(chù,不足,不够)之时,所谓实业生则国民生,实业亡则国民亡”。实业是实行机器生产,但中国人的辫子、长衫在操作机器时十分不便。
——摘编自陈雷《清末<大公报>有奖征文的思想史研究》
(3)材料三 认为剪发易服和发展实业之间的关系如何?
材料四 1912年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合资创办了福新面粉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了六家。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却屡遭挫折。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福新面粉厂在一战期间获得厚利和一战后屡遭挫折的原因。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