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14年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
题目内容:
14年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洛川会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摘编自新华网2014年12月13日消息
(1)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份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日军共屠杀中国军民多少人?说明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