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二战后民营经济的命运与国民政府的统治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国营与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45—1947年) 年份产业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国营 民营 国营 民营...
题目内容:
二战后民营经济的命运与国民政府的统治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国营与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45—1947年)
年份产业 | 1945年 | 1946年 | 1947年 | |||
国营 | 民营 | 国营 | 民营 | 国营 | 民营 | |
基础工业 | 20.0 | 80.0 | 23.8 | 76.2 | 43.9 | 56.1 |
民生工业 | 6.1 | 93.9 | 27.1 | 72.9 | 38.1 | 61.9 |
出口矿产 | 100.0 | 0.0 | 100.0 | 0.0 | 100.0 | 0.0 |
——摘编自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二 有学者对中国的工矿企业、金融和商业的资本及比重做过统计,认为1936年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的比重相差不多,分别为49.21%和50.79%;但1947—1948年国家资本则上升到58.43%,民间资本则相应下降到41.57%。
——摘编自虞和平:《抗战后国家资本膨胀和垄断问题再研究》
材料三 造成战后民营企业陷入困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点:战后美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民营企业无法与其竞争……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加紧了对中共解放区的经济封锁,实行严格的禁运政策,限制物资出镜,在销售市场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几乎所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由于物价暴涨,一般资本家卖出成品后所得现金往往买不回相应数量的原材料,“虚盈实亏”,这样连简单再生产也不易维持了。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归纳其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营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与国民政府统治之间的关系。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