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题目详情
【饮酒古诗快点哦!要全部的】
题目内容:
饮酒古诗
快点哦!要全部的
优质解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析】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张曾任水部员外郎,排行十八.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形容初春细雨如奶油样的滋润."最是"二句:言春之好处正在此时,绝对胜于烟柳全盛时.皇都,京城.
【会心一悟】写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体会和认识春天,不必等到"烟柳满皇都"之后,要善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说早春的"草色",可以"遥看"却难近视,蕴含了世间许多事物的普遍规律.有的事,朦胧地看似乎是有的,一叫真去看细部却又说不清楚了.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全在看者的眼光和见识了.看待社会形势,何尝不是如此.
七绝·早春 文 / 石阶寻迹
金花艳丽耀葱茏,
唱彻迎春白雾中.
我挑青帘高望处,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译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声强风一起呼啸!将军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象是风追叶飘.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细柳营已经来到.
回头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角弓:装饰着兽角的硬弓 渭城:古时的咸阳
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 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
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全诗表现了将军射猎时的豪迈气概
如梦令 李清照
【年代】:宋
【作者小传】: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县人.父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①,沈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争:同“怎”.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如梦令 秦观
【年代】:宋
【作者小传】: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内容】:
遥夜月明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赏析】:
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于途中所写.词中通过夜宿驿亭的描写,绘出贬谪途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凄凉寂寞的心情和倦于宦游的情绪.
首句点明时间是夜晚,“遥夜”即长夜,状出了夜漫漫而难尽的感觉.紧接“沉沉”的叠字,将长夜难尽的感觉再度强化.一句尤妙“如水”的譬喻.“梦破”二字,又流露出多少烦恼情绪.沉沉寒夜做一好梦,更反衬出氛围的凄清.“无寐,无寐”的重复,造成感叹语调,再联系“风紧”、“鼠窥灯”、“霜送晓寒”等等情景,可以体味出无限的感伤.
此词不直写心境,而是写一夜难寐的所见、所闻、所感.词写长夜沉沉,驿亭风紧,饥鼠窥灯,晓寒侵被,人声嘈杂,驿马长嘶,真实谪徙羁旅的苦境与凄情.
如梦令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①.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作者简介】
后唐庄宗李存勖,本姓朱耶,其先沙陀部人,赐姓李氏.武帝李克用之长子.天佑
五年嗣晋王位.后即皇帝位,继唐正统.灭梁,都洛阳.在位四年,兵乱,中流矢亡.
《五代史补》:庄宗为公子时,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词.其后,凡用兵皆以所
撰词授之,使扬声而唱,谓之御制.
【注释】
①一曲舞鸾歌凤:一本作“一曲清歌舞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
美丽的鸟.
【评解】
那次宴会中“舞鸾歌凤”的欢乐和别“伊”时“和泪相送”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
回忆起来,真是“如梦”一般.
眼前的“残月落花”,更引起了别后的相思;如烟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朦孤寂
的气氛.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
李清照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看来皆非虚誉.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如梦令 (秦观)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
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如梦令 (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
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如梦令 (李之仪)
回首芜城旧苑.
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
斜日满帘飞燕.
不见.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陈王:即曹植,曹操的第三子.
【简析】《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年代:宋
作者:岳飞
作品:满江红
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快点哦!要全部的
优质解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析】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张曾任水部员外郎,排行十八.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形容初春细雨如奶油样的滋润."最是"二句:言春之好处正在此时,绝对胜于烟柳全盛时.皇都,京城.
【会心一悟】写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体会和认识春天,不必等到"烟柳满皇都"之后,要善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说早春的"草色",可以"遥看"却难近视,蕴含了世间许多事物的普遍规律.有的事,朦胧地看似乎是有的,一叫真去看细部却又说不清楚了.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全在看者的眼光和见识了.看待社会形势,何尝不是如此.
七绝·早春 文 / 石阶寻迹
金花艳丽耀葱茏,
唱彻迎春白雾中.
我挑青帘高望处,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译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声强风一起呼啸!将军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象是风追叶飘.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细柳营已经来到.
回头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角弓:装饰着兽角的硬弓 渭城:古时的咸阳
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 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
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全诗表现了将军射猎时的豪迈气概
如梦令 李清照
【年代】:宋
【作者小传】: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县人.父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①,沈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争:同“怎”.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如梦令 秦观
【年代】:宋
【作者小传】: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内容】:
遥夜月明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赏析】:
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于途中所写.词中通过夜宿驿亭的描写,绘出贬谪途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凄凉寂寞的心情和倦于宦游的情绪.
首句点明时间是夜晚,“遥夜”即长夜,状出了夜漫漫而难尽的感觉.紧接“沉沉”的叠字,将长夜难尽的感觉再度强化.一句尤妙“如水”的譬喻.“梦破”二字,又流露出多少烦恼情绪.沉沉寒夜做一好梦,更反衬出氛围的凄清.“无寐,无寐”的重复,造成感叹语调,再联系“风紧”、“鼠窥灯”、“霜送晓寒”等等情景,可以体味出无限的感伤.
此词不直写心境,而是写一夜难寐的所见、所闻、所感.词写长夜沉沉,驿亭风紧,饥鼠窥灯,晓寒侵被,人声嘈杂,驿马长嘶,真实谪徙羁旅的苦境与凄情.
如梦令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①.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作者简介】
后唐庄宗李存勖,本姓朱耶,其先沙陀部人,赐姓李氏.武帝李克用之长子.天佑
五年嗣晋王位.后即皇帝位,继唐正统.灭梁,都洛阳.在位四年,兵乱,中流矢亡.
《五代史补》:庄宗为公子时,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词.其后,凡用兵皆以所
撰词授之,使扬声而唱,谓之御制.
【注释】
①一曲舞鸾歌凤:一本作“一曲清歌舞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
美丽的鸟.
【评解】
那次宴会中“舞鸾歌凤”的欢乐和别“伊”时“和泪相送”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
回忆起来,真是“如梦”一般.
眼前的“残月落花”,更引起了别后的相思;如烟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朦孤寂
的气氛.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
李清照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看来皆非虚誉.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如梦令 (秦观)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
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如梦令 (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
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如梦令 (李之仪)
回首芜城旧苑.
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
斜日满帘飞燕.
不见.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陈王:即曹植,曹操的第三子.
【简析】《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年代:宋
作者:岳飞
作品:满江红
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