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题目详情
倒装句的知识(语文古文)
题目内容:
倒装句的知识(语文古文)优质解答
语文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 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 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优质解答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 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 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