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题目详情
阅读唐代白居易的《早冬》,完成下列各题。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①沙。老柘②叶黄如嫩树
题目内容:
阅读唐代白居易的《早冬》,完成下列各题。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①沙。
老柘②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③。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④无由入酒家。【注释】①漠漠:广阔。②柘(zhè):一种贵重的树木。③狂花:亦作“狂华”。指不依时序而开的花。④五马:太守的代称,作者时任太守。
(1)下列诗句中,与“此时却羡闲人醉”抒情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___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请赏析“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一句。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优质解答
(1)本题是对写作手法抒情方式的考查.“此时却羡闲人醉”是直接抒情.A、B、D三项是直接抒情,C项是借物抒情,与例句不同.
故选:C.
(2)本题考查古诗中重点诗句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作者从视觉(或色彩)角度,写出了老柘叶子的“黄”和寒樱狂花的“白”,表现了江南早冬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早冬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早冬的喜爱和对悠闲、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1)C.
(2)作者从视觉(或色彩)角度,写出了老柘叶子的“黄”和寒樱狂花的“白”,表现了江南早冬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早冬的喜爱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早冬的喜爱和对悠闲、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①沙。
老柘②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③。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④无由入酒家。【注释】①漠漠:广阔。②柘(zhè):一种贵重的树木。③狂花:亦作“狂华”。指不依时序而开的花。④五马:太守的代称,作者时任太守。
(1)下列诗句中,与“此时却羡闲人醉”抒情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___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请赏析“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一句。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故选:C.
(2)本题考查古诗中重点诗句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作者从视觉(或色彩)角度,写出了老柘叶子的“黄”和寒樱狂花的“白”,表现了江南早冬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早冬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早冬的喜爱和对悠闲、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1)C.
(2)作者从视觉(或色彩)角度,写出了老柘叶子的“黄”和寒樱狂花的“白”,表现了江南早冬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早冬的喜爱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早冬的喜爱和对悠闲、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