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湖北
黄冈
学年
学期
化学
试卷
首页
>
试卷信息
湖北黄冈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锌和银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
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醋酸中,溶液呈红色 C. 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 D. 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黄铜片上留下.........
3:
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 A. 49.6g B. 34..........
4: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 t2℃时,将甲、乙饱和溶.........
5: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的足量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A. 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B. 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 先.........
6:
将稀硫酸加入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投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 不溶物一定是Cu B. 不溶物.........
7:
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如图是研究水沸点随气压变化的实验。关闭止水夹,连接好装置,再将液体 A滴入试管②中,打开夹子,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A和物质.........
8: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中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的总质量为73.2g B.实验可证明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C.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反应后.........
9:
如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至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
10: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相混合,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11: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过量铁粉过滤,可以除去硫酸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 B.往装有氢氧化铁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无色酚酞变红 C.往装有少量氧化铁的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取上.........
12:
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事例中,不是利用酸和碱反应原理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B.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被酸雨污染过的土壤 D.用纯碱来去除.........
13:
在学习中和反应后,同学们很有兴趣地做了多次实验,并作了认真思考: (1)小木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U形管左右两边同时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
14:
某同学取100g水进行电解,为了加快电解速率他加入了7.2g硫酸钠以增强其导电性。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氧气的质量如所示。请回答: (1)停止通电时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的质量_____ g (2)停止.........
15: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棕色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短线“一”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生成.........
16:
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开始进行实验。 (1)实验1: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铜丝变为黑色(CuO),观察到细铜丝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17:
化学与生活,用所学的的化学知识填空。 (1)每年冬季来临,园林工人常将树干涂上石灰水,目的是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3)酒精的燃烧_____.........
18: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对碳酸钠溶解性的影响。 (2)实验2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