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练习
同步
安全
首页
>
试卷信息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19.3安全用电》2013年同步练习(一)(解析版)考试试题及答案
1:
发现有人触电应该( ) A.叫救护车或医生来救 B.将触电的人用手拉离电源 C.呼喊他人来救 D.发现有人触电,先将电源开关拉断,或用绝缘物将电线挑开,再抢救......
2: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 A.不高于63 V B.不高于36 V C.不高于220 V D.只有36 V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3:
停在高压输电裸线上的小鸟不会触电,是因为( ) A.鸟儿是绝缘体不会导电 B.鸟儿停在一根电线上,两爪之间电压很低 C.鸟儿必须一只脚站在电线上,否则会触电 D.鸟儿耐高压,触电也不会死亡......
4: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有人触电时,直接用金属杆去挑开搭在触电人身体上的电线 B.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C.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 D.外壳损坏的插座,应及时更换......
5:
高压电线落地时,人千万不能走近,其原因是( ) A.高压电线会把人吸过去 B.会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C.会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D.高压线会把人弹出去......
6:
人体发生触电事故,这主要是指( ) A.人体带了电荷 B.人体中有电流流过 C.人体中通过的电流超过一定值 D.人体上有电压......
7:
如所示,甲、乙两人都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丙站在地上并与乙手拉手.上下两条裸露导线分别是照明电路的火线和零线,那么一定会触电的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 D.甲、乙、丙......
8:
某同学站在干燥的木凳上检修家用电器,下列哪种操作是危险的( ) A.一只手握火线 B.一只手握零线 C.一只手握火线,另一手扶在水泥墙上 D.一只手握零线,另一手扶在水泥墙上......
9:
下列行为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 A.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 B.站在地上的人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什么也没接触 C.人接触了绝缘皮破损的火线 D.一人触电后,另一人用手直接去救护......
10:
下列四幅图,没有违反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B. C. D.......
11:
下列情况下,一定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 A.人站在地面上,一手接触火线 B.人站在地面上,一手接触零线 C.人站在木凳上,一手接触火线 D.人站在地面上,用手拉开电闸......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高压电路才会造成触电事故,220V的低压电路不会造成触电 B.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C.某人接触过某一电压未发生触电事故,说明这一电压肯定是安全电压 D.........
13:
下列物质可制作避雷针的是( ) A.木棒 B.铁丝 C.玻璃 D.橡胶......
14:
走在旷野中的行人遇到雷电时所采取的方式正确的是( ) A.立即躲到大树下 B.立即举起手中的雨伞 C.立即爬到高处 D.立即蹲下,双手抱头......
15:
在不断发生雷鸣闪电的雨天里,为了避免电视被雷击采取的简单措施是( ) A.关掉电视机 B.关掉电视机,拔除电视机的电源插头 C.关掉电视机,拔除电视机的电源插头,把天线接地 D.把电视移到室内另一个地.........
16:
下列事物不能防雷的是( ) A.现代建筑上的避雷针 B.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形铁制装饰 C.室外电视天线 D.高大树木......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雷雨天,可在大树底下避雨 B.雷电的电流很大,可致人死亡 C.雷雨时节,尽量将不用的电器插头拔出 D.雷雨时节,千万不要将带尖端的用具扛在肩上......
18:
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的作用是( ) A.输电 B.接收信息 C.防雷 D.美观......
19:
某些家庭常见的一种用电现象如题图所示,这种连接存在的安全隐患是______.......
20:
如题图所示,各图中不会发生触电的是______.......
21:
请指出题图中发生触电的名称.......
22:
你见过题图所示的标志牌吗?这是______的标志.......
23:
“打雷”实际是一种______现象.为了防止雷电造成危害,一般在高层建筑上要______.......
24:
发生双线触电时,人的一只手接触______,人的另一只手接触______.发生单线触电时,人的一只手接触______,另一只手没有接触______,但是人站在地面上,电流通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
25:
如果人体潮湿时的电阻按200Ω计,求安全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若在此条件下触电,人体是否有危险?......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