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物理
南京
江苏
学年
首页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江苏南京雨花区梅山二中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考试试题及答案
1: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 的,在机械运动中,静止是相对的,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这时乘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2: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5秒钟内通过100米路程,速度为 米/秒.第7秒内的速度为 千米/时.......
3:
速度是用来描述 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 .某同学步行的速度为5千米/时,其物理意义是指 .......
4:
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游这样的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竹排江中游”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 为参照物.......
5: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6: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内通过的 ,叫作该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越大,表示该物体运动得越 .......
7:
足球赛中,小范接队友角球,头球攻门,球改变方向飞向球门;同时他感到头有点疼.以上事实说明:(1)力能改变物体的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8: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是 度,反射角是 度.......
9:
由于棱镜对各种光的 不同,才会产生白光的色散现象.......
10:
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4:5,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4,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 .......
11: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象,但平面镜所成虚象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大小,凸透镜所成虚象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像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2:
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
光在 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数值是 米/秒.“立竿见影”的现象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
14: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B.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 C.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15:
下列说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B.人在河边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 C.阳光下的树会出现影子 D.用放大镜看地图......
16: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则( ) A.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减小 B.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 C.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距离减小 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的距离.........
17:
下列不属于三原色的色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蓝光 D.绿光......
18:
白光通过棱镜在光屏上呈现一条彩带,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排列是( ) A.红、橙、黄、绿、靛、蓝、紫 B.红、橙、黄、绿、蓝、靛、紫 C.红、黄、蓝、绿、橙、靛、紫 D.红、绿、蓝、黄、橙、靛、紫......
19: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它表示( ) A.v与s成正比 B.v与t成反比 C.运动的路程越长,v越大 D.s与t之比是一个定值......
20:
汽艇在河里逆流而上,汽艇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我们说人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汽艇 C.河水 D.迎面驶来的船......
21:
物体从很远处向凸透镜的2倍焦距靠近时,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像离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22:
在校运动会,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报名参加百米赛跑,他们的参赛成绩如表所示,裁判最终得出丁同学是第一,他所用的方法是 . 初中男子甲组100米成绩 参赛者 甲 乙 丙 丁 成绩 13″6 14″ 14.........
23: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千米,其中位于江面上的正桥长1570米,一列长110米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用2分钟. (1)求火车的速度. (2)求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24: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5:
在如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