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试卷
地理
中学
龙泉
成都
四川
学年
首页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四川成都龙泉驿第一中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考试试题及答案
1:
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 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
2:
下图所示区域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下列各题。 1.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100 米 2.M、N、P、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
3: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东南,再向南 D.向南 2.图中陡崖的顶部高度可能是 A.580米 B.400米 C.690米.........
4:
2005年世界一些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禽流感,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御对策:疫情发生地3千米内家禽全部扑杀;3—5千米内强制免疫,10千米内活禽市场必须关闭。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图中扑杀区半径.........
5:
读下面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无河流标示的山谷(干谷)谷底和谷顶的高差至少是 A.40米 B.30米 C.20米 D.10米 2.图中支流汇入干流处与甲点处的纬度和经度差分.........
6: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2.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200m B.250m C.........
7: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图中山脉( ).........
8: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明显的夏汛 B.越往下游,径流.........
9: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
10: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
1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
12:
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4月12日15时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起航,沿下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10天零8个小时到达伦敦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 4月2日7时 日出时间逐日提前 B. 4月2日10.........
13: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图示两区域( ) A.地势平坦,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B.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D.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14:
下图所示国家为世界重要红茶生产国。据考察发现,M地第一季度生产的茶叶质量最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M地该季度茶叶质量最好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土壤 D.气候 2.推测下列.........
15:
2014年12月22日,沟通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尼加拉瓜运河正式开工建设,预计运河建成后,可通行40万吨的大型船舶,远超现有的巴拿马运河。读远东—北美洲西部和东部航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远东—北.........
16:
下图为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 (1)分析甲、乙、丙三地出现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 (2)甲地治理荒漠化,可采取哪些措施? (3)从自然角度分析甲地发展棉花种植的优势和不足。......
17:
近年来,被誉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区持续干旱,2012年1月的水位更是创下60年来历史新低。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低于12 m的枯水天数,201.........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