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历史
大同
山西
学年
首页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矿区十二校七年级下期末联考历史卷(解析版)考试试题及答案
1: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可能遇到的? A.到“瓦子”里听书。 B.吃到占城稻煮的饭。 C.到四川用纸币交易。 D.买到淮河流域出产的棉布。......
2: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3:
在杭州西湖边的栖霞岭,一座墓碑上有这样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请你判断一下这里有可能是谁的陵墓 A、寇准 B、韩世忠 C、秦桧 D、岳飞......
4: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5: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各族之间关系自古一直非常和睦 D、“.........
6:
史书《贞观政要》对唐朝贞观年间的社会情况有如下记载:“商旅野次(野外停留),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与书中描述繁荣景象有直接关系的帝王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7:
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节日的欢乐气氛: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清明节......
8:
两宋时期,下列可能设置过市舶司的城市是: A.合肥 B.广州 C.兴庆 D.北京......
9:
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10:
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 A.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B.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C.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D.河南洛阳的云冈石窟......
11: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发生转变开始于 A.进士科的设置 B.明经科的设置 C.开始考诗赋 D.“八股文”的出现......
12:
清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A.增设军机处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废丞相 D.采用三省六部制......
13:
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徐光启——《农政全书》 C.贾思勰——《天工开物》 D.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4:
“——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A.杜甫 B.王维 C.李牧 D.李白......
15:
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 A.匈奴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女真贵族......
16:
“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 A、唐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7:
识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两位人物为唐朝作出的共同的贡献是什么?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约.........
18:
读图与思考 (1)A货币流通的朝代是 。 (2)B货币出现的朝代、地区是 、 。 (3)B货币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19:
学习明清历史后,你认为下列哪项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东方的曙光 B.中华的荣耀 C.王朝的振兴 D.帝国的彷徨......
20:
“开辟荆榛,千秋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此诗赞誉的是 A.郑成功 B.郑和 C.岳飞 D.戚继光......
21:
下列发明在宋代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22: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该谚语反映了发达的棉纺织业它所指的朝代是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23:
下列内容不属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24:
这位常州籍考生没有按照写作八股文先后顺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写,文榜上会有他的名字么? A、会的 B、不会 C、有可能会 D、看情况......
25:
一位常州籍考生为了考上功名他不能把下列哪本书作为考试用书 A、《大学》 B、《论语》 C、《春秋》 D、《资治通鉴》......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