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安徽省
上学
物理
试卷
首页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斜面上有m1和m2两个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两物体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恰好能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则μ1<μ2 B.........
2:
如图所示,铁板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θ,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方。在缓慢抬起铁板的B端使θ角增大(始终小于90°)的过程中,磁铁始终相对于铁板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铁所受合外力逐渐减小 B.........
3:
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假如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该过程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抛出时的速度为12m/s B. 小.........
4:
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地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 ;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
5: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统称为打点计时器,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时,电源要求是____. A.220V直流 B.220V交流 C.4~6V直流 D.4~6V交流 (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做.........
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
7:
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m=1 kg,初速度v0=10 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下从O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后恒力F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8:
(多选)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在外力F的作用下使夹角.........
9: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为m、横截面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A、B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A、B的圆心O1、O2之间的距离为l,在A、B上放置一个质量为2m、横截面半径也为r的光滑圆柱体C(圆心为O3),A、B、C始.........
10:
A、B两物体质量均为,通过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相连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A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2mg(为重力加速度),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11: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的木块。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增大的水平力(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
12:
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底端都以4m/s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
13:
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a> μ1g,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右运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重力加速度为g)( ) A. 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
15:
一平板车,质量M= 100千克,静止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h= 1.25米,一质量m = 50kg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b= 1.00米,与平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 0..........
16:
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保持斜面倾角为,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增大斜面倾角,当倾.........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