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江苏省
盐城
学年
历史
试卷
首页
>
试卷信息
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材料表明此运动的作用是 A.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2: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派留学生出国......
3: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A.........
4:
法国某报刊上有一幅政治漫画,内容为“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据此判断,此漫画的创作背景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 .........
5:
蒋廷黻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项条款相关 A. 增辟通商口岸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
6: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马尾海战 B. 辽东战役 C. 威海卫战役 D. 黄海大战......
7: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 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8: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谓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畏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 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9:
2016年12月13日10时南京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全城鸣笛致哀。这是为了祭奠 中的遇难者。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0: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B. 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
11:
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共诞生 C. 遵义会议 D. 挺进中原......
12:
如下图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 A.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3: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南昌起.........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角星和“八一”二字为图案,其中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北伐战争 D. 秋收起义......
15: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 发动了辛亥革命 B. 爆发了五四运动 C.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D. 建立了中.........
16: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其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一条是 A. 誓死争回青岛 B. 取消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7: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
18: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的主要贡献有 ①进行虎门销烟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