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测试
章节
转换
电磁
物理
首页
>
试卷信息
苏科版2019届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章节测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某同学将一根导线绕在一枚铁钉上制成一个电磁铁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它的磁性,为了让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取出自制电磁铁中的铁钉 B.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 C..........
2:
通电螺线管的上方放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通电螺线管c端为N极,电源a端为正极 B. 通电螺线管c端为N极,电源a端为负极 C. 通电螺线管d端为N极,.........
3:
如图ab是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电路接通,电流方向从a到b时,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若电流方向从b到a,下列导线的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4:
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b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C.图c可用来演示电磁铁中线圈匝数与磁性强弱的关系 D.图d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工.........
5:
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6:
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个数将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7:
电动机的原理是________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系。......
8:
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在磁场中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可知: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 ;实验装置右侧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举—个实例)。......
9:
(题文)李明用天然磁石仿制如图甲所示的勺状指南针﹣﹣司南,他用的材料是图乙所示的天然磁石,该磁石的D端为 ________ 极,他用该磁石的D端磨成勺柄,打磨成勺状指南针即(“司南”),再用细线将其悬.........
10:
电话有许多种,现在人们应用的磁感式电话的话筒主要应用了 A. 电流的热效应 B. 电流的化学效应 C. 电流的磁效应 D. 电磁感应现象......
11:
如图所示,电磁起重机的吸盘(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吸起铁器静止在空中(吸盘下表面水平).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工作的 B. 吸盘吸引铁器的同时,铁器对吸盘也有吸引.........
12:
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如图中能表明这一现象的实验是 A. B. C. D.......
13:
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U形磁体中间,惊讶地发现了灯丝在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B. 灯丝晃动是电流做了功 C. 灯丝晃动是灯泡.........
14:
如下图甲乙,分别演示的是电话的话筒和听筒的工作过程,下面有关这两幅图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现的是电话的听筒,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 B. 甲图表现的是电话的话筒,它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
15:
如图所示,磁铁吸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这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 A. 互相吸引,如图甲 B. 互相排斥,如图乙 C. 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6: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 (1)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通过比较图甲和丙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条件是电路要________.........
17:
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后,要使电流中形成感应电流,铜棒ab应_____.........
18:
研究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1)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______有力的作用。甲图中,线圈左右两边框ab、cd的受力方向相反,其原因是______。线圈从图示位置再转动______度后线圈将恰好达到.........
19:
手摇发电机发出的电点燃小灯泡时,小灯泡是一闪一闪发光的,当用较快的速度摇动发电机时,小灯泡的亮度也随着增加,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0:
如图为电动机和发电机模型,其中图________ (选填“甲”或“乙”)为电动机模型,其工作原理是________ 。......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