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陕西省
考试
历史学
武功
答案
首页
>
试卷信息
陕西省武功县2017-2018七年级下册历史学科联考试卷及答案考试试题及答案
1:
“和同为一家”体现了唐与__的关系日益密切。 A. 朝鲜 B. 日本 C. 吐蕃 D. 回纥......
2: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 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 以长安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 C. 开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D.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
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B. 叙述从黄帝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C. 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 D. 是以人物为中心编写的......
4:
下图壁画是哪一石窟艺术成就 A. 云冈石窟 B. 龙门石窟 C. 麦积山石窟 D. 敦煌莫高窟......
5:
盛唐时期著名大型的宫廷乐舞是 A. 《秦王破阵乐》 B. 《高山流水》 C. 《霓裳羽衣舞》 D. 《又见公孙大娘》......
6:
澶渊之盟签订的时间是 A. 1005年 B. 1004年 C. 1044年 D. 1141年......
7:
赵州桥之所以闻名世界,主要是因为 A. 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石拱桥 B. 它是隋朝建筑工匠李春设计修建的 C. 它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拱桥 D. 它造型优美......
8:
下边城市的平面图反映的是 A. 隋朝的长安 B. 唐朝的长安 C. 北宋都城汴京 D. 元朝都城大都......
9:
唐太宗被西北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 A.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B. 西北少数民族惧怕唐朝的势力 C. 唐朝国力强盛,征服西北少数民族 D. 西北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10:
唐代出现了博大宏放的精神面貌,其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 国运鼎盛,政局安定 B. 科举制度的完善 C. 统治者的开明政策 D. 吸取隋亡的教训......
11: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采取的统治手段不包括 A. 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 B. 重用酷吏 C. 大力发展科举制 D. 完善三省六部制......
12:
下列对科举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创立于隋,完善于唐 ②考试常设的科目是明经和进士 ③人们最推崇的是明经科 ④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格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对于那些被征服的或主动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采取了开明的政策,不强行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仍以他们的酋长为都督来统治管理其原来的地区.........
15: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工业进程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指的是 ①造纸术 .........
16:
我国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 辽朝 B. 西夏 C. 元朝 D. 清朝......
17:
下列关于“瓦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给城市生活增添了无限生机 B. 出现在宋代 C. 属于娱乐场所 D. 散布于广大农村......
18:
宋朝时期他们规定向政府交税,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发生变化,“他们“指的是 A. 士人 B. 农民 C. 作坊工 D. 商人......
19:
北宋末年,在四川的一个集市上进行贸易,使用的货币可能是 A. 交子 B. 铁钱 C. 信用卡 D. 支票......
20:
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是 A. 玉米 B. 甘薯 C. 占城稻 D. 马铃薯......
21:
金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是 A. 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的统治管理 B. 金朝的旧俗已不适应,应当改革 C. 金统治者深感旧俗的弊端 D. 女真人开始反对旧俗......
22:
清朝专制统治加强的表现是 A. 废除丞相制度 B. 设锦衣卫 C. 设东厂 D. 设军机处......
2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对唐朝和清朝的民族问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加。 (措施回顾) (1)唐朝是如何处理少数民族关.........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乾隆皇帝在給英王的信中説:"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无。”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最近到达什么地方?用一句.........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