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高中
物理
选修
静电
首页
>
试卷信息
2017-2018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检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1:
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a点以初速度进入电场并沿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到b点,如图所示,实线是电场线,关于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B. 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
2: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A带的电量为Q,B带的电量为,它们间的距离r远大于小球的半径,相互作用力为现将两个小球接触一下后放回原处,则相互作用力变为 A. B. C. D.......
3:
下列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B.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
4:
如图所示,A板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水平射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金属板间所加的电压为U,电子最终打在荧光屏P上,关于电子的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其他不变,则电子打在.........
5:
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两极板分别保持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处的P点有一带电微粒,该微粒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
6: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 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动能.........
7:
绝缘且光滑的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θ,斜面处于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滑块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的方向可能垂直于斜面向上 B. 若物.........
8: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0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最高点为a,最低点为b.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小球所受合力为零 .........
9: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A、B间有一个带电油滴P,正好静止在两极板正中间现将两极板稍拉开一些,其它条件不变拉开时间忽略,则 A. 油滴将向上加速 B. 油滴将向下加速 C. 电流计中电流由b流向a .........
10: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角度等)转换成电学物理(如电压、电流、电量等)一种元件.图所示中的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两极间的电压不.........
11:
关于等势面和等势线的说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等势面和电场线处处垂直,等势线的疏密可以反映电场强度的强弱 B. 同一等势面上的点场强大小必定处处相等 C. 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到另一点,电.........
12:
如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
13:
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入射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电子的重力不计。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
14:
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器,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
15:
ABC表示竖直放在电场强度为E=104V/m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轨道,其中轨道的BC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环,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半圆环相切.A为水平轨道上的一点,而且AB=R=0.2m,把一.........
16:
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的质量m=2×10-4kg,用长为L=0.8m的细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的O点,电场场强E=3×104N/C,当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时,小球恰好静止在A点.(g=1.........
17: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极板的过程.........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