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试卷
化学
泰兴
江苏省
首页
>
试卷信息
2017届江苏省泰兴市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考试试题及答案
1:
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原子在化学反.........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木炭用作燃料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活性炭用作吸附剂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3: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单质......
4: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 B.食盐水 C.大理石 D.氧气......
6: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 B.白酒挥发 C.酒精燃烧 D.树枝折断......
7:
(1)用化学用语填空: 两个亚铁离子 ;二氧化硫 ;干冰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2)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
8:
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 D.铝镓合金与水反.........
9: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用点燃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10:
甲、乙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11: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氧化物一定是纯净物 C.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12:
苯甲醇(化学式为C7H8O)在医疗上曾用做溶剂来溶解青霉素钾盐以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由于不断有试验数据显示,苯甲醇与臂肌挛缩存在相关性,会造成患者“青蛙腿”。因此,该方法已逐渐被淘汰。下列有关苯甲醇的.........
13: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釜底抽薪,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用湿抹布扑灭实验桌上.........
14:
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室内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2L......
15:
下到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1:2 C.过滤、吸附、蒸馏、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17: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不含有其它杂质)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10g合金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还剩余部分固体,试管中物质总质量减少0.2g,请回答: ⑴ 溶液中剩余固体成分.........
18:
小敏在观看央视农业频道的电视节目时,看到一些水产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向鱼池中撒入一些名为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的固体物质,同时发现水面出现一些气泡。这些现象激发了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提出问题.........
19:
A—H是我们学过的一些物质,其中A和D组成元素相同,B是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 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G是白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
20:
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⑴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 ⑵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其.........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