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题吧
2000万题库,覆盖所有考试类目,免费查题
今日已更新
10
道题
搜索答案
热搜 :
湖北省
十堰
化学
试卷
首页
>
试卷信息
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三模化学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1:
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A. H2 B. H2O C. H2O2 D. HCl.........
2:
下列有关说法或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 N2O4是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C.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
3:
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将农作物秸秆焚烧以杀死病菌害虫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将废旧电池进行深埋处理 D.大面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取用块状固体 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
5: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H2O......
6:
下列关于气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主要因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液体倒吸 B.试管炸裂 C.导管堵塞 D.气体爆炸......
7: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
9:
学习化学后,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 (填字母)。 A 羊毛衫 B 塑料盆 C 不锈钢餐具 (2).........
10:
请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分子_______________; (2)金刚石_______________; (3)标出氧化亚铁中铁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 (4)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11: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
12:
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 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 C.Cu、Fe、CuO三种固体(稀.........
13: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
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
15:
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C.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盖子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D.向硫酸铜溶.........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属于有机物 B.鸡蛋、水果含有蛋白质 C.纤维素属于合成材料 D.液态氧属于氧化物......
17:
某硫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15. 0g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 0g水后完全溶解。向烧杯中滴加208. 3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23.3g.请计算硫酸钠样.........
18:
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氯气溶于水部分以Cl2分子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产物中,次氯酸HClO是一种弱酸。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称为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颜料的滤纸)放入氯水中,品红试纸褪色.........
19: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装置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直接收集气体,则氧气.........
20: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可以是_______.........
友情链接: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