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 > 题目详情
【中国春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题目内容:
中国春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优质解答
春节(Spring Festival)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人文意义】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尽时日,人们杀猪祭祀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唱唱跳跳.至于“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他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于是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优质解答
【春节人文意义】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尽时日,人们杀猪祭祀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唱唱跳跳.至于“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他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于是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