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回答题目:2621条
在考试或比赛中成绩优异,名次排列在最前面,叫做“名列前茅”.为什么叫做“前茅”呢?出典在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载.
春秋时代,晋国(今山西连同河北的西南一带)和楚国(今湖北、湖南北部、河南南部一带),两个大国争作霸主,矛盾尖锐.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是个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处境十分困难.有一次,楚国发动大军,侵入郑国,郑国军民坚决抗御,结果还是失败了.晋国派大将荀林父为统帅,出兵援郑,可是还没有渡过黄河,就得到消息:郑国国君已经向楚国屈服,楚军也已开始撤走了.荀林父召集部属将领,商议对策.荀林父的主张是:“战事既已结束,楚军也撤了,我们就回去算了”.另一位大将士会同意统帅的主张,并详细分析了晋、楚双方的形势,认为退兵回国是正确的.可是荀林父的副将先縠不同意,竟不听指挥,擅自带领他的兵马,渡过黄河,追击楚军,终被楚军打得大败.
士会分析晋、楚双方形势时,曾说过“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等语,意思是楚军的前锋戒备森严,中军领导很强,后军实力也很充足,所以不宜轻敌.
所谓“前茅”究竟是什么呢?根据后来普朝的学者、研究《左传》的专家杜预解释,认为“前茅”就是走在军队最前面的先锋部队.茅,是楚国的特产,楚军斥候兵拿来作信号旗用,斥候兵发现前沿敌人有什么动静,就举茅打信号.因此前锋就叫“前茅”.“虑无”是戒备和警惕意外的意思.
后来,人们借用“前茅”来比喻名次排列在最前面,于是产生了“名列前茅”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