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防空识别区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空防和海防的需要,为防范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在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划定的空域。由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各国传统的防空体系已经赶不上以高空、...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防空识别区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空防和海防的需要,为防范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在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划定的空域。由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各国传统的防空体系已经赶不上以高空、高速为特征的航空技术的发展。为了尽早识别、分析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御敌于国门之外,各国通常在本国领空之外的公共空域划定防空识别区,提升本国的空中预警能力,保障国家安全。与拥有固定范围的领空不同,防空识别区一般划设在领空外,而且其范围要远远大于领空范围。但是,有时防空识别区也会覆盖部分领空,特别是远离本土的岛礁。如此次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就覆盖了钓鱼岛空域。
防空识别区缘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美国最早独创的一种新型预警模式。早在二战期间,面对轴心国的威胁,美国就曾提出加强对沿海岸线空域的监测和防御的构想。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加强沿海空域预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冷战期间,为应对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更加有效地协调美军各作战单位的快速反应能力,美国于1950年正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空防预警体系,“防空识别区”由此诞生。
由于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单方面的行为,因此,各国对于防空识别区的法律效力有着不同的认识。目前,划设防空识别区的主要国际法依据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据国际法中的“只用于和平目的”的原则和《公约》中赋予的沿海国的权利,各国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对国际法的一些模糊规定进行解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划设防空识别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惯例,处于国际法的“灰色地带”。
与象征国家主权的领空不同,防空识别区包括领空和公共空域两部分。在公共空域的防空识别区并不是一国的领空,因此任何国家都不能在该范围实施完全排他性的主权行为。但根据国际通行的做法,设立防空识别区的国家可以要求任何国籍的航空器在进出该区域前,报告身份、方位、飞行计划等,否则可依情况对其采取跟踪、监视甚至驱离、拦截、迫降等措施。在具体的实践中,防空识别区的处置原则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默认和遵守,但各国选择的处置方式各有不同。2006年9月,俄罗斯两架图-95战略轰炸机进入北美防空识别区,美国军方紧急派遣多架F-15战斗机近距离跟踪伴飞,整个伴飞过程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最终以图-95返航而结束。一般情况下,各国都采取比较克制的行动来应对防空识别区内的突发情况,但也有特例。1987年12月9日,苏联的图-16轰炸机一度突破日本的防空识别区,闯入冲绳领空。日本海上自卫队战斗机不得不实施警告射击,迫使图-16返航。
(选自2014年1月《百科知识》)
1.下列对于防空识别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出于空防和海防的需要,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划定的空域,是为了防范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
B. 防空识别区诞生于1950年,在冷战时期,是美国迫于苏联的安全威胁而正式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空防预警体系。
C. 防空识别区是各国在本国领空之外的公共空域划定的,目的是提升本国的空中预警能力,保障国家安全。
D. 防空识别区是在航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防空体系落后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建立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防空识别区与象征国家主权的领空不同,在领空内可以行使完全排他性的主权行为,而在公共空域内的防空识别区则不能。
B. 美国最早提出加强对沿海岸线空域的监测和防御的构想,是源于二战期间轴心国的威胁和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
C. 对于防空识别区的法律效力,各国的理解不尽相同,原因在于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自身利益的单方面行为。
D. 设立防空识别区的国家要求任何国籍的航空器在进出该区域前,报告身份、方位、飞行计划等,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防空识别区的划定虽然有法可依,但不够明确,各国多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对国际法的规定进行解读。
B. 美国之所以用十多年的时间,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空防预警体系,是因为美国拥有发达的军事技术。
C. 一国防空识别区在他国航空器擅自飞入时,可依情况对其采取跟踪、监视甚至驱离、拦截、迫降等措施。
D. 日本战机对突破其防空识别区的苏联图-16轰炸机实施警告射击,没有按照大多数国家的通常做法去做。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