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年十五,丁内外艰,孤贫飘泊,无以自振。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 登隆兴元午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年十五,丁内外艰,孤贫飘泊,无以自振。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
登隆兴元午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训武郎杨大烈有田十顷,死而妻女存。俄有讼其妻非正室者,官没其赀,且追十年所入租。部使者以诿迥,迥曰:“大烈死,赀产当归其女。女死,当归所生母可也。”
境内有妇人佣身纺绩舂簸,以养其姑。姑感妇孝,每受食,即以手加额仰天而祝之。其子为人牧牛,亦干饭以饷祖母。迥廉得之,为纪其事,白于郡,郡给以钱粟。调信州上饶县。岁纳租数万石,旧法加倍,又取斛面米。迥力止绝之,尝曰:“令与吏服食者,皆此邦之民膏血也。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州郡督索经总钱甚急,迥曰:“斯钱古之除陌之类,今其类乃三倍正赋,民何以堪?”反复言之当路。
程祥者,从伯父待制昌禹来居番阳,昌禹死,遂失所依。祥继亡,祥妻度氏犹质卖奁具以抚育孤子,久之罄竭,濒死,邻家皆莫识其面。有欲醮之者,度曰:“吾儿幼,若事他人,使母不得抚其子,岂不负良人乎?”终辞焉。或为迥言其事,迥走告于郡守,月给之钱粟。
迥居官临之以庄,政宽而明,令简而信,绥强抚弱,导以恩义。积年雠讼,一语解去。猾吏奸民,皆以感激,久而悛悔,欺诈以革。暇则宾礼贤士,从容尽欢,进其子弟之秀者与之均礼,为之陈说《诗》、《书》。质疑问难者,不问蚤暮。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贵溪民伪作吴渐名,诬诉县令石邦彦,迥言匿名书不当受,转运使不谓然,遂兴大狱,瘐死者十有四人。及闻省寺,讫报如迥言。迥尝授经学于昆山王葆、嘉禾闻人茂德、严陵喻樗。所著甚多。卒官。
迥之子绚以致仕恩调巴陵尉,摄邑事,能理冤狱。孙仲熊,亦有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 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
B. 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 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
C. 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 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
D. 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 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内外艰”是指遭遇父母去世,其中“内艰”指母亲去世,“外艰”指父亲去世。
B. “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登进士第”是指考中进士。
C. “为之陈说《诗》、《书》”中的“《诗》和《书》是指《诗经》和《尚书》,均属“五经” 。
D. “致仕”是指古代一些人因为有突出的功绩,而被举荐,从而授予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杨大烈财产继承问题上,程迥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杨大烈的财产应为其女继承,女去世则由该女的母亲继承,即使母亲不是杨大烈的正室。
B. 州郡督促收经总钱,但是程迥认为这种赋税应该数量很小,现在却远远超过正赋,百姓不能承受。在他反复进谏之后,最终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C. 对于品行好但生活有困难的人,程迥总是极力帮助。如孝敬婆婆的妇人和程祥的妻子,都是在程迥的帮助之下,获得政府的补助。
D. 关于贵溪人用匿名信诬告县令石邦彦一事,程迥认为不应当受理,但转运使却严厉处罚,致使多人死在狱中,等上级知道此事,回复的和程迥所言一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迥廉得之,为纪其事,白于郡,郡给以钱粟。
(2)吾儿幼,若事他人,使母不得抚其子,岂不负良人乎?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