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
题目内容: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乙)小国寡民。 使①有什佰之器②而不用; 使民重死③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④而用之。甘⑤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 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下面语句中,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阡陌:交错相通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C. 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即使
D. 无所陈之。 陈:陈旧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见渔人,乃大惊。 蒙乃是就学。
B.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乐其俗
C. 渔人甚异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笑而止之曰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3.下面对两端文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 (甲) 从美好的自然环境、安宁的社会环境、怡然自得的精神面貌、淳朴好客的民风来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
B. 文段(乙)中老子描绘了理想中的“国家”的一幅美好蓝图,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
C.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显然受到老子“小国寡民”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D. (甲) (乙) 中都写到了 “鸡犬之声”,这直接表现了社会的安宁、美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4.翻译下列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