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馆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学术文化机构,秦汉以前即有类似机构的设置。自汉武帝以来,各王朝政权都以各种名义设置了不同的殿阁,以掌管图书,编修书籍,起草公文,教授生徒。这里所说,还只...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馆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学术文化机构,秦汉以前即有类似机构的设置。自汉武帝以来,各王朝政权都以各种名义设置了不同的殿阁,以掌管图书,编修书籍,起草公文,教授生徒。这里所说,还只是先唐文馆的第一大类:中央文馆。
此外还有太子和藩王府馆,自晋至隋亦史不绝书,前后相望。这些文馆又往往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如梁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隋炀帝杨广为晋王时所开之馆,其兴起和运转,背后就都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六朝权臣使府,亦具一定的文馆色彩和政治斗争背景。此外,秘书省、著作局、史馆等国家常设机构,更是长期存在的正规文馆。这些文馆在汉隋政治社会上层存在长达六百多年,馆中所聚文人众多,其所从事的政治文化和文学活动也较为繁杂对当时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长期以来,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馆阁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树立起藏书机构、学术机构和文学中枢的集体印象,成为一个民族对于庙堂文学和京城文化的集体记忆。在人们心目中,馆阁不仅是高等官署的标志,更是特殊文化身份的标签。
自汉至隋,文人担任过学士、秘书、东宫、王府官的占去大半,寒士所占的比重不大。这种一边倒式的作者构成,就是缘于先唐长期存在的贵族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显著特点就是根据门第高下授官,重要的文馆职官主要授予名门子弟,政治制度主要用来保障世族利益。由此,先唐各代有文化、能创作的,多是些出身高贵的殿阁学士、秘书著作,文馆则是这种制度在文化上的体现,学士是贵族文化观念在文学上的践行者。文馆学士多出身华贵,崇尚清雅,一旦进入文馆,文学就会向雅丽的方向发展。古代自西汉以下,之所以每个朝代的文学都存在着由质朴到华丽的发展趋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馆的存在和学士的推动。易代之际王业草创,人心思治,帝王感于时势,一般都是提倡节俭,反对奢华,文馆也刚刚成立,未成气候。文学受此影响,一般都比较质朴。后来随着形势稳定,文馆也相继建立,并成为一个时期的文学枢纽,文学在它的牵引之下,会向着雅丽、精致的方向发展。一旦新朝建立,旧的文学观念就会遭到批判,这时文学受新风气的影响,又会一度由丽返质。就这样,文学发展的趋势大体在质和文之间往复摆动,存在着代际变化,并和时运的交替对应。《文心雕龙·时序》所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指的就是这一现象,对此加以文馆制度的考察,也有必要,毕竟文馆在唐前各代是一个关系到文学盛衰的关键部门。
(摘编自李德辉《文学“枢纽”:唐前文馆历史说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掌管图书,编修书籍,起草公文,教授生徒,这是先唐各类文馆的基本职能所在。
B. 先唐文馆建设盛行,有中央文馆,还有太子和藩王府馆、秘书省、著作局、史馆等。
C. 中央文馆在汉隋存在长达六百多年,长期对政治、文化、文学、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D. 馆阁成为一个民族对于庙堂文学和京城文化的集体记忆,这与馆阁的特殊地位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举引萧子良和杨广所建文馆为例,意在证明太子和藩王所建文馆往往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关系。
B. 第二、三段采用分类说理的方法,分门别类地阐释了不同类别的文馆在当时政治社会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
C. 作者采用缘果求因的说理方式,揭示了文馆中寒士稀少的深刻原因,即学士、秘书、东宫、王府官占去大半
D. 本文立论深刻,善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文学由丽返质、由质而丽的背后是王业草创和朝代昌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长期存在的正规文馆,秘书省、著作局、史馆等对先唐政治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B. 贵族政治制度于先唐时期长期存在,致使寒门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遇十分稀少。
C. 每个朝代的文学都存在着由质朴到华丽的发展趋向就是因为文馆存在和学士推动。
D. 古代自西汉以下,文学发展的趋势存在着代际变化,刘勰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