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谭纶,字理,宜黄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南京礼部主事。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参将成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谭纶,字理,宜黄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南京礼部主事。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参将成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四十二年春,再起纶。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渚林。继光至,纶自将中军,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将左、右军。全继光以中军薄贼垒,左右军继之,大破贼。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
四十四年冬,起故官,巡抚陕西。纶练兵事,朝延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请召纶、继光练兵。诏征纶还部,纶上疏曰:“四难不去,兵终不可练。夫敌之长技在骑,非召募三万人勤习车战,不足以制敌。计三万人月饷,岁五十四万,此一难也。燕、赵之士锐气尽于防边,非募吴、越习战之卒万二千人杂教之,事必无成。与继光召之可立至,议者以为不可。信任之不专,此二难也。军事尚严,而燕、赵士素骄,骤见军法,必大震骇。且去京师近,流言易生,徒令忠智之士掣肘废功,更酿他患,此三难也。我兵素未当敌,战而胜之,彼不心服。能再破,内生忌嫉: 欲再举,祸已先至。此四难也。以今之计,请调精兵三万,分为三营。春秋两防,三营兵各移近边。至则遏之边外,入则决死边内。二者不效,臣无所逃罪。”诏悉如所请。
神宗即位,起兵部尚书。给事中雒遵①劾纶不称职,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节选自《明史·谭纶传》有删改)
【注释】①雒遵(1537-1590)字道行,陕西泾阳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B.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C.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D.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的“字”与“名”在意义上多是相关联的,张衡字平子,名、字中的“衡”和“平子" 同义,辛弃疾字“幼安”,是“弃疾”的结果。
B. “世宗”是明朝皇帝朱厚她的庙号。“庙号”是古时皇帝死了之后,在太庙立室祭祀专立的名号。“神宗”则是明朝皇帝朱翊钧的庙号。
C. “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被称为奏疏。《谏太宗十思疏》就属于这种文体.
D. “进士”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对考取最高等级功名者的称呼,与司马迁《报任安书》“推贤进土为务”中的“进士”意义是相同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谭纶进退有度。他论练兵“四难”中,说他和戚继光遭遇信任危机,无意练兵,请皇帝另择贤良
B. 谭纶富有谋略。在与倭寇对战的过程中,他围起栅栏,巧妙地截断了敌人的退路,最终大获全胜,
C. 谭纶尽孝守节。他战功显赫,虽有升迁良机,但因家中遭遇丧事,他不留恋官位,请求去官服丧。
D. 谭纶虑事周全。他分析练兵时,提出“粮饷”“信任”、“士气”“实战”等“四难”,客观中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令继光以中军薄贼垒,左右军继之,大破贼。
(2) 给事中雒遵劾纶不称职,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