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①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②学楚囚。 注:...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①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②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西晋张翰被执政的齐王司马冏任为大司马东曹掾,他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忽起,想念故乡的菜莼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
②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春秋时楚国攻打郑国失败,楚人钟仪被俘,但他依然带着南冠以示不忘家乡故国。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归隐的心情。首联总揽长安全景。诗中“凄清”二字,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
C. 颈联写俯察。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D.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直抒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
E.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
2.请问本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本题链接: